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文明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在汤因比的文明思想中,人类社会存在过的文明类型有21种,从不同文明的发源地来看,我们又可以把中华文明称为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把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文明:等等。从地理位置来看,我们又可以把希腊文明称为西方文明,把中华文明称为东方文明;等等。这反映出(     
A.地理因素决定人类古代文明发展B.人类文明的形成具有相似性
C.人类古代文明是相对独立发展的D.人类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亚的农耕发源地在两河流域上游至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一带,而最早的文明则是在两河流域最下游的苏美尔地区;东非的农耕发源地在尼罗河的中上游地区,而埃及文明的起源及中心则是在尼罗河下游地区。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文明都最先产生于农耕地区B.文明产生与农业技术提高有关
C.古代文明基本都是独立发展D.古代文明呈现出明显多元特征
2023-06-2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这些可用来证明,人类文明(     
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B.因社会的不同分工而产生
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D.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
2023-02-09更新 | 787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2月质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呈现了棉花栽培在欧亚非大陆的传播情况。这表明(     
A.文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B.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
C.农耕文明具有扩展能力D.古代文明交流内容单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古代文明。
(1)下列文明成就从左至右依次为:①、②、③、④、⑤,请将其与诞生地匹配(填字母)。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2)请写出两个文明所在地的其他文明成就,并简要分析此文明的影响。
示例:《汉谟拉比法典》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楔形文字。
影响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①文明(写字母序号即可,不可与示例重复)____。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____。(任写一个即可)
影响是:____。
②文明(写字母序号即可,不可与示例重复)____。
所在地的其他文明:____。(任写一个即可)
影响是:____。
2022-09-03更新 | 51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亚述帝国强制推行邮驿制度,驿站由官员直接管控,重要的驿站还会有军队驻扎。据考证,帝国全盛时期的两个驿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马车驱驰一天的里程。这些做法(     
A.强化了国家的治理能力B.以服务百姓生活为宗旨
C.确保了帝国的长治久安D.推动了帝国版图的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B.铁犁牛耕的应用得到普及
C.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出现D.地主阶级的统治得以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征。根据下表,影响各地民居建造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区域建筑材料布局特点
古代两河流域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为主,使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几户人家的房屋墙壁贴着墙壁建在一起,每户的建筑结构基本相同。
古代埃及大多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用椰子叶铺成屋顶。房屋留有小洞或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罗马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得到普及。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核心。
A.政治制度B.经济水平C.文化习俗D.自然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