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文明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原始农业产生之前,采集食物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自然的恩赐。就算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时候,狩猎采集的族群也会限制自身的人口,防止超出领地所能承受的人口的极限。据此判断,推动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险恶B.人口增长的压力C.领地范围的狭小D.劳动效率的低下
2024-01-31更新 | 650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古代先民认为通过图腾崇拜可以实现与动物、植物甚至其他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图腾是原始人群的祖先、血脉及族群神明的象征,被当作一种信仰和守护神,以带给人们幸运或指引。由此可知(     
A.图腾崇拜在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
B.图腾是古代族群的崇拜物和标志
C.崇拜的事物与特定生活环境关系密切
D.图腾崇拜反映了祖先崇拜的时代特色
2023-07-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最早的村庄

最早真正务农的村庄出现在大约距今10500年前的亚洲西南部。阿布·胡利亚拉村庄,位于今土耳其和叙利亚边界。村中的窖屋有芦苇屋顶,木头墙壁……他们精心种植某些谷物,也许还圈养一些野鹿。此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到了大约300-400人。大约在9700年前,出现了一个新村庄,占地面积更大;居民还是依靠猎鹿为生。到大约9000年前,他们变成了农民,以重要的牲畜如绵羊和山羊以及谷类和豆类植物为生。他们用泥砖建造了小型的四方形房屋,有狭窄的弄堂和场院。到这个时候,类似的村庄出现在了新月沃地的其他许多地方。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著,晏可佳等译《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

最初的文明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1)如何理解“类似的村庄出现在了新月沃地的其他许多地方”?
(2)图片可以对我们研究“最初的文明”提供哪些启示?
2023-07-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认为,土壤的肥沃或贫瘠会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一个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断言,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政体,大国适宜于君主专制政体。

——摘编自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材料三   地理学家早已摒弃了站不住脚的、理性上有局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本身塑造了人类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理念。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社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社会组织制度和对真实与正义的概念同环境状况并没有明显关系。

——摘编自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钱乘旦在《西方那一块土》中指出,农业一旦产生,定居就一定出现。一旦定居,人口的数量就会增加。随着人口增加,生存的压力就会增大,农业于是向四处扩张,逐渐传播到四面八方。作者意在强调( )
A.农耕文明具有扩张潜能B.农业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C.文明扩张方式存在差异D.人地矛盾推动文明融合
2022-07-09更新 | 676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潍坊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分析下表古代不同地区培育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的情况,可以得出农耕和畜牧的起源
西亚东亚中南美洲
小麦、大麦、山羊、绵羊、牛水稻、粟、黍、大豆、猪、狗、鸡玉米、马铃薯、南瓜、辣椒、甘薯、骆马

①具有多个中心   ②体现出多样性   ③有明显相似性   ④时间呈现一致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考古发现,约9000年前,西亚已经种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约7000年前,美洲墨西哥的原著居民已经栽培出了玉米;约6000多年以前,中国黄河流域培育出了粟等。这说明
A.农业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B.西亚的农业文明最为发达
C.农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D.农业促进了各种文明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次涨水退水以后,都需要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几何学就逐渐诞生了。同时,为了准确预测尼罗河泛滥日期,古埃及人进行了天文学研究。这主要说明
A.自然环境影响文明的发展B.农业产生是文明出现的前提
C.古代数学具有实用性特点D.太阳历反映了自然界的规律
2021-08-04更新 | 61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观察如图,对古代文明的解读合理的是
A.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B.各地向文明过渡基本同步
C.均以商品经济发达著称D.不同文明之间联系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至少已有五座城市。每个城市的居民包括统治者、行政官员和祭司,城市中有雄伟的神庙、精致的私人住宅、公共作坊、公共储藏设施和大型集市,文字也正在形成过程中。这表明该地区
A.国家规模不断扩大B.已经进入文明时代C.宗教主导政治生活D.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