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上端是太阳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国王权杖的浮雕,下部则是3500行、282条铭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石柱上刻写的是楔形文字               ②法典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③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               ④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资料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7-09更新 | 279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实证古代西亚文明的是

①恰塔尔·休于遗址

②《吉尔伽美什》楔形文字泥板

③莎草纸残卷

④《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浮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的著作《历史》以希波战争(前499年-前449年)为主线,共分9卷,每卷都以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缪斯女神的名字来命名,并有各自独立的主题。全书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历史》属于文献史料,有助于对希波战争的历史研究
②希罗多德受希腊神话影响,没有用理性思维方式认识战争
③希罗多德生活在希波战争时期,有可能获得较高价值的史料
④希罗多德对西亚、北非内容的记载是该时期文化交流的反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埃及某历史时期保留了大量带有象形文字铭文的石碑,其中之一记载了阿蒙神庙的僧人以神的名义宣布把他购买来的556斯塔特(约合150公顷)土地转让给他的儿子,这些土地的卖主多数是农民、士兵和市民。这说明古埃及
A.象形文字在大众中得到普及B.神庙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C.社会上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D.阶级分化催生最早的契约
5 . 西方学者伯里在主编《剑桥古代史》第一版时写道:“因为希腊罗马文明从西亚和埃及汲取了太多养分,因此即使是叙述西方世界的古代史,也必须先写西亚和埃及,而非凯尔特人或日耳曼人的历史”。契合上述材料主旨的论述是
A.两河流域与埃及滋养了古代西方文明B.西亚与埃及对古代文明发展贡献最大
C.古代东西方文明齐头并进、相互交融D.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的内在规律
2021-10-26更新 | 36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教能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二曰刹帝利,王种也。”“三曰吠奢,商贾也。”“四曰戍陀罗,农人也。”书中记录的是
A.埃及的法老制度B.印度的种姓制度
C.雅典的民主制度D.西欧的封建制度
2021-07-06更新 | 224次组卷 | 27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宗教皈依B.商业征服C.文化同化D.财富侵蚀
2021-06-13更新 | 260次组卷 | 36卷引用:北京市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以自身的感觉获得知识,也以感性的欲望和私利的追求作为道德的标准,道德是因人而异的。这说明他
A.主张以教育培养道德B.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C.持客观唯心主义思想D.仍抱有传统神学观念
2020-12-22更新 | 23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8—2019学年北京昌平凯博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作者,传说是毗耶娑,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该史诗大约定型于2—4世纪,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是许多人不断加工扩充的结果,其中内容多为神话传说。从中可得出,该书(  )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印度社会风貌D.是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2020-10-15更新 | 1203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以传统的抽签方式,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于自己呢?”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表明了
A.古希腊法律注重保护多妇女、儿童利益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C.陪审法庭由前三等级抽签产生D.雅典民主在克里斯提尼时期达到顶峰
2020-09-16更新 | 26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