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公元前1776年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汇编,被称为《汉谟拉比法典》,由于其雕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石柱上端雕刻的是汉谟拉比站在太阳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下端是法典内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雅典公民在各种公开场合能够自由地发表看法,对他人的意见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甚至就特定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穷根究底的论辩风气和思维习惯,甚至表现出一种“对抽象概念的分析的偏爱”。这说明雅典(     
A.民主政治氛围浓厚B.人文主义色彩浓厚
C.智者学派备受推崇D.思维训练受到重视
3 . 在公元前7世纪的雅典,城邦权力掌握在古老的门阀家族手中。但随着新的富人阶层的出现,低等级公民组织成立了与贵族相似的氏族,如果“新氏族”发现执政不公,执政官便会受到惩罚,并被要求向神庙捐献一座真人大小的金像。这可以用来说明(     
A.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完善B.经济发展促进政治进步
C.财富分配已向底层倾斜D.行政监督确保公民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年)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使人过快乐的生活,即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他把当时的政治统治视作痛苦之源,把“偏离政治”、批判政治偏见、习俗信念作为摆脱痛苦的快乐之举。这种观点形成的主要背景是(     
A.人文精神的成熟B.智者学派的兴起
C.民主政治的衰落D.梭伦改革的推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500年前后,出现了人类文化突破现象,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其为“轴心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如希腊三贤、古印度的释迦牟尼,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这表明(       
A.地理条件决定文明的发展类型B.人类文明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
C.农业文明多元并存具有相似性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交流
6 .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西亚的冶铁技术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模仿埃及。据此可知
A.西亚是人类文明唯一的发祥地B.古代希腊文明源自于西亚
C.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D.文明交流以技术传播为主
7 . 根据下图信息,判断下框中应填入的历史概念是
A.中央集权B.神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美尔文明失落后,《吉尔伽美什》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基督教《圣经》中的很多故事,如创世故事、大洪水等,在《圣经》成形前一两千年,便在两河流域广泛流传了。这说明(     
A.西亚文明继承了古希腊文明B.文化传播赋予古老文明以生命力
C.基督教起源于苏美尔时代D.文学是古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9 . 亚述对战俘的政策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公元前745年前727年)时有所变化。在此之前,亚述统治者大量屠杀被征服者(留下活口),俘虏的比较少。在此之后,统治者虽然也屠杀被征服者,但更多采取把甲地的被征服者调至乙地,把乙地的被征服者调至甲地,让其离开本乡,与外地人混合居住。亚述对待战俘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A.增强政权认同B.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扩大势力范围D.实现两河流域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