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这些地区的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优势包括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④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0-03-06更新 | 782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模块质量调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后汉书·西域传》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指中南半岛海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材料中的“大秦”是指(     
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非洲各地区的文物古迹资源丰富,有的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有的属于希腊、罗马文明,有的属于阿拉伯文明,还有众多古代王国的遗址,与此文明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多种文明在非洲高度交融
B.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地先进文明
C.与古代帝国扩张战争有关
D.非洲文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主要方式
C.和平交流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式D.战争与和平交流同样重要
5 . 《后汉书》《晋书》记载,甘英历尽险难抵达安息西界,临海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对甘英说:“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这一史料可用来佐证(     
A.汉朝试图与大秦建立官方往来
B.汉朝与罗马帝国已有直接的交往
C.西汉与罗马帝国缺乏文化交流
D.缺乏冒险精神是出访失败的主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大秦)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其王常通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固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微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述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4世纪末起罗马帝国的国教名称,并指出其诞生于材料一所示地图中哪一位置(写出序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世纪罗马帝国与东汉交流出现的变化,简析罗马帝国与汉朝交流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在2世纪空前繁荣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先知的产物,它不仅要求人们顺从新的信仰,而且要求人们顺从新的社会-实际上就是顺从麦地那政府和先知以及后来的帝国。8世纪初,穆斯林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纸张日渐普及,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材料二 阿拉伯文明对中世纪西欧的文明,起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当阿拉伯文明兴盛之时,西欧正处于“黑暗时代”,古典文明这时已大半不为人所知,只有教会还保留着些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知识。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中世纪西欧几乎已无人通晓的希腊文著作,并创造出自己的文化,这些后来都陆续传回西欧,使西欧的基督教文明从落后中逐渐苏醒过来。阿拉伯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促进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交流。印度的数字,中国的三大发明,都经由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而后推行于全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摘编自马克连《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文明的主要特征。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伯文明的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_____;在泥板上刻写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_____。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_____;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阿拉伯人在对古代文化继承和发展后,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公元前2千纪初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印欧人开始了史诗般的大迁徙。之所以被称为“史诗般的大迁徙”,是因为这次迁徙活动(     
A.采用了马拉战车的先进工具B.促成了贵霜帝国的形成发展
C.促成了许多文化区域的形成D.推动了世界早期农业的出现
2021-04-13更新 | 264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