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
2023-05-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埃及文化的发展历程(部分)

时间段发展表现
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30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出现了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莎草纸等。几乎同时,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
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0年,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包括埃及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这段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
18世纪—19世纪上半期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
184011月,埃及被迫签订《英埃协定》,埃及走向半
殖民地。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英法资本随之涌入,毁坏埃及民族工业,在埃及成立“欧洲内阁”,建立傀儡政权。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据《埃及史》整理


请选取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时间段,概括埃及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字母文字具有书写简捷、易于记忆等优点,逐渐流行开来。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来的字母是(  )
A.腓尼基字母B.印度字母
C.阿拉马字母D.拉丁字母
2020-03-07更新 | 255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便与周边地区有了较为密切的交流。隋唐时期进入到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高潮,其中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并将大量的留学生和留学僧送到中国学习,而中国高僧鉴真也多次东渡日本,这种双向的交流使得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技术、佛典等汉文典籍流入日本并对诸多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五六世纪的日本已经习得并熟练使用汉字;大化改新后日本则仿照隋唐国子监之制设大学寮于京师并大兴高等教育;此外,日本还仿照唐朝的管制和律令制度,在大化改新后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起古代天皇制国家。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希腊人就曾在波斯王国中充任高级官员,希腊商人曾控制近东的贸易路线。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到被征服地区的认可,亚历山大对形形色色的民族作出让步,在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接受了威严赫赫的宫廷礼仪、服饰,在中亚则娶当地的贵族女子为妻,在印度向裸体智者求教,在苏萨举行希腊——马其顿将士与东方女子的集体婚礼。在这一过程中,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印度等东方文明交叉碰撞,最终形成了希腊化文明。

——摘编自杨巨平《碰撞与交融:希腊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并谈谈个人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时,很多希腊人在埃及当兵,他们亲眼见到埃及的雕像,并学到如何制作这些雕像,特别是人物雕像较多。这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D.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22-23高二下·安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为公元3世纪中亚贵霜帝国浮雕遗存。浮雕中,释迦牟尼坐中间讲法,左侧是弟子侍立,右侧是贵霜供养人拱手站立,两侧各立一根希腊建筑中常见的柯林斯柱。这一时期(     
A.佛教开始传入中亚地区B.贵霜文明具有包容性
C.贵霜王朝鼓励东西交流D.希腊文化影响力下降
2023-04-16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腓尼基是当时地中海贸易网络的枢纽,因此腓尼基字母很快在地中海地区传播,演化出来的亚兰字母和希腊字母更是意义重大。材料可用于论证
A.古希腊文明的现实意义B.古罗马文明的历史价值
C.西亚对世界文化的贡献D.印度对国际交流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腊文化传播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印度佛教传布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不过,各种文化运动有它们自己内在的动力,并非完全依靠商人和商路。公元前二千年后期发明的简单的字母文字,就是影响除中国以外整个古典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那以前,只有少数书吏能够阅读和书写美索不达米亚的结构复杂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这一字母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无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由罗马人向西传播,由拜占庭人向东传播。

——摘编自斯塔夫 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可知,人类的哪些活动推动了文化传播?
(2)字母文字为什么能够迅速传播? 在字母文字的传播过程中,哪些人做出了贡献?字母文字的传播有什么意义?
10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希腊人原来没有文字,是腓尼基人把文字带给他们的。这说明腓尼基文字(     
A.属于象形文字
B.推动了希腊文明发展
C.是海外殖民的产物
D.发展了楔形文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