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材料二   随着中国与中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展,对丝绸之路的关注也再次升温。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古代亚欧大陆长距离贸易与文化交流的交通大动脉,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等连接起来,被认为是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交流之路。在这条昔日的丝绸之路古道上,遍布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1)材料一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种文明交往方式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
2023-05-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时,很多希腊人在埃及当兵,他们亲眼见到埃及的雕像,并学到如何制作这些雕像,特别是人物雕像较多。这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D.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临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他们不能从临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一,分析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上的变化。
(2)联系美洲印第安文化的特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重要性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印度河流域出土的佛头塑像。公元前后该地区佛教盛极一时,当时制作佛像的工匠多为希腊人后裔,他们用希腊雕塑手法创造出最初的佛像。这时期的佛像基本上都与真人一般大小,后来才越变越大,以示其神圣庄严。据此可知(       

A.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文化的传播B.佛教文化渗入社会生活各方面
C.阿拉伯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D.人文主义精神在印度广泛传播
2022-07-08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古代世界各地区的经贸往来,以及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冶铁技术起源于
A.埃及B.西亚C.印度D.中国
7 . 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具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交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并简要概括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流的认识。
9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希腊人原来没有文字,是腓尼基人把文字带给他们的。这说明腓尼基文字(     
A.属于象形文字
B.推动了希腊文明发展
C.是海外殖民的产物
D.发展了楔形文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
A.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B.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C.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D.不同地域文化的冲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