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分别出现了秦汉王朝和罗马帝国。将两个遥远国度联系起来的主要方式是(     
A.武力征服B.宗教传播C.经贸交流D.官方往来
2022-09-29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经济文化生活中的某些因素已经开始侵入日耳曼社会,部分日耳曼人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连同其他“蛮族”大量迁入原罗马帝国的腹地,逐渐将各自的文明和既有制度融合在一起,从而孕育出西欧封建社会。材料表明,西欧封建社会
A.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基本制度B.建立在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
C.未能传承古罗马的文化基因D.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
A.中华文化的吸引力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2022-08-25更新 | 265次组卷 | 7卷引用:(选必三)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中案)
4 . 柬埔寨吴哥窟是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兴建于吴哥王朝时期。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这反映了
A.柬埔寨艺术都与佛教有关
B.柬埔寨石窟艺术源于印度文明
C.吴哥王朝以印度教为国教
D.东南亚文化受到印度文化影响
5 . 《后汉书》《晋书》记载,甘英历尽险难抵达安息西界,临海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对甘英说:“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这一史料可用来佐证(     
A.汉朝试图与大秦建立官方往来
B.汉朝与罗马帝国已有直接的交往
C.西汉与罗马帝国缺乏文化交流
D.缺乏冒险精神是出访失败的主因
6 . 欧洲不同时期历史著作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念。
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原文或主要内容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一前425年)“其所以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是为了保存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使之不至于随时光流逝而被人淡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族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荣光,特别是为了把他们相互争斗的原因记载下来”。

—引自《历史》第一卷克丽奥

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主张“发现神圣的计划和其中的信息”。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编年史是中国的编年史”。
“我们的一切—天文学、化学、医学、特别是比从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得知的更为温和、更为有益身体的药物,几乎都是来自阿拉伯人。代数是阿拉伯人的发明,甚至我们的算术,也是由他们传来的”。
“有人说整个地球都曾经燃烧着大火,说地球变成了一个玻璃球。这种凭空想象玷辱了物理学,这样的江湖骗术式的妄谈,根本不配称为历史。我们不能把穿凿附会跟确凿之事搅在一起,把想入非非与真实可靠混为一谈。”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依据材料,选取一部史籍或多部史籍,提取单个史籍或史籍流变中的核心概念,结合史实阐释上述概念。
2022-07-1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引兵东征,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完全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为希腊化时代。这时期最显著的事实,便是古希腊的文化和古代东方各国的文化因为交流融合而孕育出更为发展的文化。那些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所形成起来的各个国家,一方面具有东方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希腊的色彩。

——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

材料二   希腊文明伴随着亚历山大的步伐也直接来到印度,两种古典文明逐渐碰撞、融合,一个重要的成果便是艺术史上的犍陀罗艺术。印度佛教原来是不崇拜偶像的,自希腊文明传入后,偶像塑造也富有希腊色彩。伴随佛教的传播,犍陀罗艺术影响了东亚、东南亚的佛教艺术。

——摘编自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希腊化时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并说明成因。
(2)根据材料二,以犍陀罗艺术为例,说明希腊化时代产生的影响。
8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9 . 农耕文明的扩展
1)条件:农耕文明区发达的_______分工、相对较高的_______生产率、复杂的_______组织和管理系统,具备了稳步扩大_________和影响的潜能。
2)概况
①埃及文明的扩展:由于________南部高山深谷的阻隔,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_________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_______时期,势力曾达到_________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②西亚文明的扩展:古________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_______东岸;亚述不仅统一了_______流域地区和_________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________
2022-08-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10 . 如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的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农作物最初种植区域开始种植时间
小麦、大麦西亚九千年前
粟、水稻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七千年前
土豆、玉米美洲九千年前
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C.均以农业的发达著称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