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腓尼基人融合象形文字,并简化了楔形文字,将几种旧写法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极大地缩短了书写时间。在此基础上,腓尼基人发明了简便的22个字母。据此可知,腓尼基字母的发明(     
A.标志着日常书写文字诞生B.得益于区域文明的交融
C.体现出西亚文明独具特色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2023-03-23更新 | 137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腓尼基人发明的腓尼基字母,成为字母文字的源头,腓尼基人能够发明腓尼基字母的原因是(       
A.腓尼基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B.腓尼基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位置
C.腓尼基字母书写简单易记忆D.腓尼基地处于文明交汇点,商业发达
2023-03-16更新 | 76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对于希腊人来说,殖民等同于一次地理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希腊世界的范围。这说明古希腊的殖民活动(     
A.建立了版图广阔的殖民帝国B.加速了大河文明的区域性扩张
C.开启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D.客观上促进了地域文化的拓展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阿伊·哈努姆遗址是中亚希腊-大夏王国城市遗址。在遗址中城市有卫城,有希腊城市中最基本的建筑:体育馆、剧场。柱廊式的宫殿建筑群,以科林斯式为主的希腊式柱头,希腊式钱币,希腊语的纸草文献,陶制的希腊喜剧人物面具的出水口等。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B.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
C.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融互鉴D.区域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的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上述史实共同说明(     
A.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扩大B.西亚是世界文明的起源地
C.希腊文明的发展得益于西亚文明D.交流借鉴有利于文明进步
2023-01-18更新 | 2044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埃及文化的发展历程(部分)

时间段发展表现
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30在北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形成了古代埃及文化,出现了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莎草纸等。几乎同时,西亚地区形成了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南亚次大陆上形成了古印度文化;东亚形成了中华文化。
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0年,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包括埃及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这段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
18世纪—19世纪上半期1798年,拿破仑率军侵入埃及,建立起法国殖民统治。
184011月,埃及被迫签订《英埃协定》,埃及走向半
殖民地。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英法资本随之涌入,毁坏埃及民族工业,在埃及成立“欧洲内阁”,建立傀儡政权。
19世纪上半期,面对殖民侵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主动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据《埃及史》整理


请选取材料中的任意一个时间段,概括埃及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又由于他们没有马,不知道使用铁犁和车轮,因而,比起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旨在(     
A.论证区域文明发展的差异性B.说明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C.阐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D.揭示美洲文明的落后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家在阿姆河流域(阿富汗)发现了与当地迥然不同的一处希腊风格的遗址——阿伊·哈努姆城。从考古发掘看,该城的神庙是凹进式的,这属于典型的两河流域风格,里面也有浓重的波斯信仰特征。这说明该城(  )
A.深受西亚文明的影响B.希腊化的程度较低
C.实现希腊文明本土化D.文明的交流与融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1~2世纪间在埃及法尤姆地区出现了一种为死者描绘的肖像,故名法尤姆肖像(如图)。这是公认的古埃及传统,然而其面部的写实与敏感性却又可以在罗马帝国的任何一处地方找到,甚至还出现过身着罗马衣袍的埃及人的画像。由此说明,罗马的扩张(     
A.传播了罗马的进步文化B.扼杀了埃及的传统文化
C.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复兴D.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