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各种拼音文字之比较
   
注:腓尼基:位于西亚地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
据图可知
A.西亚文化是近代西方文化之源B.古希腊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C.民主制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繁荣D.古希腊人文精神被广为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北叙利亚的入海口地区,有一处名为阿尔米纳(活跃时间为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末)的考古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希腊陶器,其出土的石板首饰铸模具上出现的短桑葚式吊圆形耳环是叙利亚式的。在公元前7世纪的塞浦路斯、西里西亚和意大利的墓葬中都发现此种耳环的银制品。这反映出(     
A.区域文明呈现出开放性B.不同文化具有同源性
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走向D.早期文明的交流互鉴
3 .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记录的故事分别来自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以及阿拉伯文化的发展情况,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A.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B.加速西亚文明的衰弱
C.继承发展了世界文化D.阻碍东西方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三星堆文化中的许多文化因素来源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如青铜人像、金面罩、金杖等,其造型、艺术风格等文化因素并非来源于蜀地文化,而是对西亚两河流域古代文明一些文化因素的采借。”这说明
A.三星堆文化完全来自于西亚B.中国和西亚的文化已经融为一体
C.西亚的文化比古代中国发达D.不同地区文明存在着交流和联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宛如水槽的海域,有人戏称它为“上帝遗忘在人间的脚盆”。这里不仅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更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结合所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罗马帝国建立的同时,也用武力打通了西方与东方各族人民的交往通道。罗马的多民族文化也辐射至帝国的四周,罗马人的足迹远涉帕提亚、印度、中亚,甚至达中国……庞贝古城有印度女神雕像出土,北欧的丹麦也有印度佛像的发现,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本迪治利城,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战遗址,出土了大量意大利陶器和罗马帝国钱币,越南等地也有不少罗马钱币出土。许多研究者还认为庞贝壁画中的天神、英雄和王侯显贵所穿的迎风飘展的长袍大褂都是丝绸制成。而众多古典文献的记载更是中国丝绸大量输入罗马的明证。

——摘编自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概括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特点。
(2)列举出公元前6世纪—15世纪这一区域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中,公元后兴起于亚洲的帝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又由于他们没有马,不知道使用铁犁和车轮,因而,比起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旨在(     
A.论证区域文明发展的差异性B.说明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C.阐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D.揭示美洲文明的落后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吉尔伽美什》中,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邦的国王,他的称号意思是“拥有广场的乌鲁克国王”,与此相对,恩启都是个浑身长毛并与野兽为伍的野人,在与吉尔伽美什决斗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并肩合作斩妖降魔。这一故事情节折射出古代两河流域
A.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神话色彩比较浓厚D.文明达到较高水平
2021-07-03更新 | 571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典时代,欧亚大陆上各个帝国的活动区域几乎完全局限于其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以至于在世界地图上看起来就像汪洋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然而,公元1世纪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的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这一文明地带
A.主要通过武力征服建立B.促使冶铁技术传入中国
C.加强了东西方文明交流D.促进了四大发明的西传
2022-03-17更新 | 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在交往学习中提升的规律是指人们通过交往,使文明相互交流、学习、促进。交往有两种形式,一是正态交往,即和平友好的交往。这种交往方式本身就是文明的体现,或曰文明的交往。二是负态交往,即非和平友好的交往。其极端形式,就是侵略、征服。这种交往方式本身就是非文明的、野蛮的。与上述两种交往方式相联系的学习也有两种,一是主动学习,即在正态交往中,交往双方被对方的文明之美所吸引、所感动,从而相互仿效。二是被动学习。所谓被动学习,即在负态交往中,吃亏的一方为求得自我保存,被动吸收对手之长,以求击败对手的一种学习。

——摘编自陶富源《文明冲突,还是文明互鉴?》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30更新 | 4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