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古丝绸之路见证了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也见证了海上“船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华。在这条大动脉上,资金、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资源、成果等实现共享……罗马、安息等古国欣欣向荣,中国汉唐迎来盛世。这说明(     
A.亚非拉文明具有共同特征B.交通是文明传播的必然前提
C.文明交融能促进社会发展D.商品贸易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2022-12-11更新 | 148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七)历史试题【河北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一陪葬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
A.地域文化的交流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
C.宗教信仰的融合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2022-01-28更新 | 1317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人类早期文明使用的部分文字》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各区域文明产生的时期大致相同
②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特点
③商业发展决定文字的消失或延续
④不同文明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0更新 | 1305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2届下学期高三3月月考模拟卷历史试题(A卷)
4 . 帝国

材料一 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为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古希腊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世界原本有多样的货币体系和类型,后来大多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

上图是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贵霜帝国存在于约1——3世纪中亚和南亚地区。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

材料二       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

阿拉伯帝国简史                                                                 

       
7世纪
阿拉伯国家形成       
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向外扩张
8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9——13世纪帝国被划分为若干行省,由哈里发任命的总督管理
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灭亡

英帝国简史

16——17世纪初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建立东印度公司
17——18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18——20世纪初工业革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成为“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印度、南非等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比较阿拉伯帝国和英帝国兴衰历程的差异。
2023-05-08更新 | 590次组卷 | 1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由22个字母组成。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材料主要反映了
A.西亚文明起源最早B.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
C.世界文字的同源性D.文字传播具有地域性
2022-05-19更新 | 605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后,率军前往位于埃及腹地的阿蒙神庙祭拜,宣称获得阿蒙的神谕成为埃及的法老并进行正式加冕。下图是亚历山大被刻画成法老的形象。这突出说明了(   
A.文明的相互碰撞B.宽容的宗教氛围
C.埃及文化的复兴D.政治体制的创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亚历山大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是按其奠基人亚历山大大帝命名的,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之后,亚历山大城成为托勒密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影响较大的城市。由此可以推测出
①希腊文化中心东移 ②战争客观上造成不同文化碰撞与交锋
③埃及文化深受西亚文化的影响 ④北非文化被希腊文化所取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8 . 认知·观念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材料二   1874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为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时间标准被称为“海岸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的时刻。此后“海岸时”逐渐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域。1918年,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1927年将北京时定为标准时。1929年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与此同时,汽笛、午炮或寺庙的钟声等报时方式仍在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东八区区时定为北京时间。

材料三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解读从“海岸时”到北京时间在近现代中国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2022-05-30更新 | 59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开罗埃及博物馆保存了一尊男性石像。该雕像出土于埃及卡纳克地区,其头部为希腊式样, 但站立姿势和衣服却是埃及式样。该雕像(     
A.是埃及文化领先世界的最佳证明
B.体现了古代战争对埃及文化的破坏
C.是研究东西文化交融的一手史料
D.是研究塞琉古王国文化的原始资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腓尼基商人和工匠从美索不达米亚人和埃及人那里学来了书写符号并把它作为记账和立法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这些城市居民发明了一种更加简单的书写系统。这些字母文字成为以后希腊和拉丁字母的基础。”这表明
A.腓尼基字母为当地商人和工匠们所独创B.各地的文字均因商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
C.商人比其他人更多地推动了文化的创新D.腓尼基字母因实用性强被其他文明借鉴
2022-04-09更新 | 1007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