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时间史料
欧洲5一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文明交流与社会进步”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 . 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地区。约公元前1880年,亚述商人在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建立了若干移居点,其中以“卡鲁姆”最为著名。在两河流域的阿卡德语中,较大的居民点被称为“卡鲁姆”(karum,“港口”),较小的居民点被称为“瓦巴尔图姆”(wabartum,“贸易站”)。这段史料可用于说明(     
A.波斯帝国与两河流域的商贸交往B.古代西亚的跨区域经贸交流
C.印欧人的迁徙对区域文明的影响D.丝路贸易对人口迁徙的影响
2023-08-29更新 | 446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3 . 图片是重要的史料,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注解

图1:     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船队从蓬特(今索马里)经由红海返航的情景,反映了公元前 15 世纪左右埃及与蓬特的贸易活动。

图 2:   15 世纪欧洲装有大炮的多桅帆船,欧洲人的海船上还普遍装上了罗盘。
图 3:
20 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中国,引起许多人围观。
图4: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图为7月 14日,“解放”牌汽车开下生产线。



围绕上述图片及其信息,选取其中两幅或两幅以上有历史关联的图片,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2-0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德国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以及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虽然写的是西方古代史,但却都是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提出了“地中海共同体”的概念。但是在《堕落之海:地中海史研究》一书中表明,地中海固然是一个整体,但也是又一个个非常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区域组成的集合。这说明(       
A.“地中海共同体”缺乏史料支撑B.文明在相对独立发展中相互影响
C.埃及两河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D.文明的交流促进文明的创新发展
2023-06-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5—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欧洲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在一些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上建立了许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新城,这些新城不但是他的军事要塞,同时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欧洲1750普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06一位英国人的一封信:“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厌恶统治者,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更好的政体。”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文明交流”自拟一个论题,并任选三个角度用你所学的世界史知识对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11-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等十二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人类文明交流史料(部分)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公元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公元前5—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1750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亚洲191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践行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原则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经济、文化、制度交流中任选一个角度拟定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5-06更新 | 244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变式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在基督教传入阿克苏姆之前,佛教约在公元1世纪传入该国。到6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国的船只可直达南亚沿海的布罗奇、锡兰岛(今斯里兰卡)等。这一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撒哈拉商路的贸易B.阿拉伯人在印度洋的活动
C.班图人的迁徙活动D.东非文明与古印度的交往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在早期的互动网络中,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丝绸之路作为陆路和海路网络,商人们通过它交易丝绸、香料、马匹、玻璃和其他商品,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是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而海路网络作为辅助手段,保证了航海者在中国、日本、东南亚、锡兰、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航行。

——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史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阿拉伯人在与唐朝高仙芝部队作战时俘去一批手工匠人,793年在巴格达办起第一个造纸厂,以后又经过非洲,传往欧洲,阿拉伯人学会制造各种纸张,白色的、彩色的都造出来了。10世纪末,在穆斯林世界人造纸张已成功地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以后,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阿拉伯黑衣大食称硝为“中国雷”,89世纪已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的“医中之王”阿里·伊本·辛纳(即阿维森纳)就是中亚人,他汇集和代表了中古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又如,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3……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9 . 论述题

人类文明交流的部分史料

区域时间史料
非洲前13世纪埃及雕刻中出现赫梯战车形象
欧洲前5—前1世纪塞浦路斯、撒丁岛和马赛出现许多用腓尼基字母书写的碑文
亚洲1世纪《汉书·地理志》关于“殷道衰,箕子去朝鲜建国,教其民以田蚕织作”的记载
亚洲646年日本颁布《改新之诏》,全面学习“法式备定”的唐代制度
亚洲771年阿拉伯天文学著作《信德欣德》运用了大量的印度数字
美洲15世纪哥伦布给国王的信中提到“携带有种马、母马、骡子和其他的禽类、大麦和各种果树等”运往美洲
欧洲1750年普鲁士政府法令规定“所有王公贵族和庶民百姓要充分理解种植马铃薯的益处,并把马铃薯作为今春主要食物。”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文明的交流与进步”为主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罗马公民看不起商业,贸易和金融是被征服民族才干的营生。在罗马共和国黄金时代,商人不能进元老院。贵族征战得来的财富都是购买土地搞大庄园。罗马超越希腊城邦政治,建立了宪制官僚体制与私法体系,塑造了早期的西方市民社会。无论是共和还是帝制,罗马都是西方大规模政治体在观念、制度、法律上的政治源流。罗马帝国只是环地中海的上层精英大联合,基层群众从来不曾被囊括其中,更谈不上融合相通。屋大维苦心建构的“罗马民族认同”,随着拉丁语仅停留在贵族圈里,从未抵达基层人民心里。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把罗马抛到九霄云外。

       ——摘编自潘岳《秦汉与罗马》(《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比较》序言)

材料二   关于罗马与中国的外交联系,现在已知的只有非常零星的信息。根据中国的史料记录,公元166年,安敦皇帝派代表团来到中国,而在公元226年,一位名叫秦论的罗马商人抵达了东吴孙权在南京的朝廷。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罗马帝国和中国的汉朝,古代世界这两个最伟大的帝国基本上是各行其道,几乎没有意识到对方的存在。

       ——摘编自[英]西蒙·普莱斯等《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是如何解决“一旦上层崩盘,基层人民就各自发展”这一类似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交流的特点,并指出在研究两者交流时要注意的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