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开罗埃及博物馆保存了一尊男性石像。该雕像出土于埃及卡纳克地区,其头部为希腊式样, 但站立姿势和衣服却是埃及式样。该雕像(     
A.是埃及文化领先世界的最佳证明
B.体现了古代战争对埃及文化的破坏
C.是研究东西文化交融的一手史料
D.是研究塞琉古王国文化的原始资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双马镫实物(下图);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马镫……欧洲就不会有骑士时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金属双马镫可作为实物史料为北燕的建国提供证明
B.马镫的发明使印欧人开始进入欧洲、印度的广大地区
C.马镫的传入,为欧洲大规模建立骑士军队提供了可能
D.在该文物主人生活的时期,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德国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以及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虽然写的是西方古代史,但却都是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提出了“地中海共同体”的概念。但是在《堕落之海:地中海史研究》一书中表明,地中海固然是一个整体,但也是又一个个非常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区域组成的集合。这说明(       
A.“地中海共同体”缺乏史料支撑B.文明在相对独立发展中相互影响
C.埃及两河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D.文明的交流促进文明的创新发展
2023-06-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在早期的互动网络中,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丝绸之路作为陆路和海路网络,商人们通过它交易丝绸、香料、马匹、玻璃和其他商品,这一点人所共知;但是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而海路网络作为辅助手段,保证了航海者在中国、日本、东南亚、锡兰、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航行。

——杰里.H.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史料二   中国的造纸术,最先被阿拉伯人所接受,并经过他们传向欧洲。阿拉伯人在与唐朝高仙芝部队作战时俘去一批手工匠人,793年在巴格达办起第一个造纸厂,以后又经过非洲,传往欧洲,阿拉伯人学会制造各种纸张,白色的、彩色的都造出来了。10世纪末,在穆斯林世界人造纸张已成功地取代了纸草纸与羊皮纸。12世纪中叶,阿拉伯人统治过的西班牙开办了造纸厂。以后,意大利、法兰西等也学会了造纸。中国的指南针、火药等也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阿拉伯黑衣大食称硝为“中国雷”,89世纪已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科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他们很早就把格林医学著作的绝大部分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的“医中之王”阿里·伊本·辛纳(即阿维森纳)就是中亚人,他汇集和代表了中古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就。又如,印度人在古代就发明了表达数字的符号——123……9和定位计数的进位法。在45世纪,有了“0”的符号,这种数字和进位法被阿拉伯人学会,并于10世纪下半叶传向西方。阿拉伯人精通“数”的计算与使用,以至后人错把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大陆文明交往密切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5 . 图片是重要的史料,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片注解

图1:     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船队从蓬特(今索马里)经由红海返航的情景,反映了公元前 15 世纪左右埃及与蓬特的贸易活动。

图 2:   15 世纪欧洲装有大炮的多桅帆船,欧洲人的海船上还普遍装上了罗盘。
图 3:
20 世纪初,汽车出现在中国,引起许多人围观。
图4:

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图为7月 14日,“解放”牌汽车开下生产线。



围绕上述图片及其信息,选取其中两幅或两幅以上有历史关联的图片,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2-0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52年,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塔访问马里时,见到马里国王坐朝的王官平台上铺着丝绸并放着一个坐垫,还撑着一顶用丝帛制作的华盖。这一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环印度洋的文化传播B.东非纺织技术变革
C.阿拉伯帝国的扩张D.亚非贸易的状况
8 . 《后汉书》《晋书》记载,甘英历尽险难抵达安息西界,临海欲渡,安息西界船人对甘英说:“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这一史料可用来佐证(     
A.汉朝试图与大秦建立官方往来
B.汉朝与罗马帝国已有直接的交往
C.西汉与罗马帝国缺乏文化交流
D.缺乏冒险精神是出访失败的主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相互学习、多元一体B.创立制度、彼此借鉴
C.人口流动、融合发展D.依据大河、农耕为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希腊工匠在波斯秉承国王的意旨,采用希腊风格和东方审美观,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反映了当时
A.希腊的医学发达先进B.波斯人生活丰富多彩
C.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D.希腊人的创造力丰富
2021-02-02更新 | 1363次组卷 | 39卷引用: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