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拜占庭帝国人口、军队、收入变化的数据统计,该数据可以用于论证(     
日期领土(百万
平方公里)
人口(百万人,
最接近50万)
收入(百万诺
米斯马,相当于
1/72磅纯金)
军队规模
(以千为单位的
士兵和水手)
3001.68 132%21.0 131%9.4 121%343 102%
4571.27 100%16.0 100%7.8 100%335 100%
5181.30 102%19.5 122%8.5 109%301 90%
5401.86 146%26.0 162%11.3 145%374 112%
5652.07 163%19.5 122%8.5 109%379 113%
6411.15 91%10.5 66%3.7 47%129 39%
6681.07 84%10.0 62%2.0 26%129 39%
7750.69 54%7.0 44%1.9 24%118 35%
A.西欧商品经济逐渐兴盛B.查士丁尼时代帝国扩张
C.天主教制约拜占庭发展D.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
2023-10-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八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末阿拉伯语是国际性语言。当时凡是欧洲人要受高等教育,必须学习阿拉伯文。哥白尼在其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多处引证了著名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的观测数据。在欧洲语言中,一些星座名和星名来源于阿拉伯语。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B.融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
C.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文化D.推动了欧洲的文化进步
3 . 据学者统计,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地理古籍中记载并描述过许多中国的城市,其中最常提到的是杭州、广州、泉州和扬州等,最常提到的中国物产是黄金、白银、丝绸、瓷器等。从这些记载可推知,中古时期阿拉伯人(     
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擅长于海上贸易活动
C.将中国作为第一贸易伙伴D.善于吸收各地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如表所示为255年夏季进入阿克苏姆王国加巴扎港口船只情况的统计。由此可知。(        
数量(艘)来源国/地区
9印度
7大法拉桑岛(今属沙特阿拉伯)
15巴勒斯坦
22埃及

A.成为中亚地区强国B.贸易文化往来频繁
C.控制了太平洋商路D.传承了古埃及文明
2023-05-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与其同代人(美洲人)相比,印加人最先进的是医学,……他们的外科医师可以切开颅骨顶部作脑手术,他们没有发明任何文字体系,……通过打不同色彩的结绳作统计记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印加文明发展水平最高B.印加文明独具特色
C.印加文明在交流中发展D.印加文明潜力巨大
2022-07-20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1085年,英国编成《土地检查书》,对9250个庄园进行了统计,其壮丁的阶层构成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     
A.农奴和农民拥有同样法律地位B.英国已经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
C.贵族和农奴构成最主要的阶级D.庄园规模宏大实现了自给自足
2023-07-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可知(     
14—15世纪的英国英国议会确认大宪章活动统计据
国王(在位时间)议会召开次数大宪章确认次数
爱德华二世(1307—1327)291
爱德华三世(1327—1377)4722
理查二世(1377—1399)2513
亨利四世(1399—1413)106
亨利五世(1413—1422)112
亨利六世(1422—1461)230
爱德华四世(1461—1483)60
理查二世(1483—1485)10

A.议会召开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B.王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强
C.王在法下的传统观念荡然无存D.地方贵族势力左右中央政事
2023-01-10更新 | 347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据学者统计,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地理古籍中记载并描述过许多中国的城市,其中最常提到的是杭州、广州、泉州和扬州等,最常提到的中国物产是黄金、白银、丝绸、瓷器等。从这些记载可推知,中古时期阿拉伯人(     
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擅长于海上贸易活动
C.从陆路贸易转向海上贸易D.善于吸收各地的文化
2023-01-04更新 | 41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时训练】-【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表是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中主要大事的统计情况。据此,对于考古发掘的认识,最合理的是(     
时间考古事件
1891年詹姆斯·本特进行了首次发掘,他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外部文化联系的证据,但结果令他失望。
1902年理查德·霍尔再次发掘,认为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不是非洲人创造的。
1905年兰德尔·麦克维尔发掘遗址后,提出:“除了那些进口品之外,从住宅出土的标本,其艺术与创造都是典型的非洲式的。”这是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的科学探查。
1929年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对遗址进行了彻底、细致的发掘,得出了遗址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的结论。
A.综合多次发掘结果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B.因遗址时间久远考古发掘无法形成定论
C.仅仅依靠考古发掘无法确定历史真相
D.考古发掘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专业精神
10 . 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著《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中白居易诗达106处之多。这说明(     
A.日本民族文化享誉世界B.中日两国市美互鉴频繁
C.中华文化辐射影响东亚D.文化交流推动中日邦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