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拜占庭史家普罗柯比记载: “这些僧侣返回了赛林达(指中国),并且从那里把一批蚕卵带到了拜占庭。依我们上述的方法炮制,他们果然成功地将蚕卵孵化成虫,并且用桑叶来喂养幼虫。”拜占庭帝国从此独立发展起兴盛的丝织业,形成了几个丝织业中心,它们又成为中国育蚕丝织技术西传的中续站,而欧洲也开始了其丝织业的历史。

——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材料二   中国与拉丁美洲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16世纪下半叶,它的勃兴促进了以墨西哥为中心的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推动世界性的商品与货币的流通,促进了中国、菲律宾与墨西哥等国的经济发展。该商路主要参与者是中国商人和西班牙人,贸易形式以丝——银交易为主。西班牙汉学诞生于中拉海上丝绸之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独特的“多源共生”性,对当时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李兴华等《16—17世纪初期中拉海上丝绸之路与跨区域性贸易网络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丝织技术传播的路线。
(2)根据材料二,简析中拉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丝绸之路对当今世界文明交流的启示。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贵族都有庄园法庭的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由地主贵族、俗人或僧侣、男爵或主教在一定的范围内,对那里的居民办理行政、征收赋税,而国王只是被缩成一个阴影而已。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庄园(     
A.带有基层自治色彩B.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C.具有完全独立主权D.有利于形成强大王权
2023-12-19更新 | 177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普通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到了12世纪,从意大利到法兰西和西班牙的海岸,城市的数量增加,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甚至有人宣称“只有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市民阶层的快速崛起
C.大学教育的兴盛发达D.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2023-12-1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其“文治”成就表现有(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D.《拿破仑法典》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有规模的市场。这反映出(     
A.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B.非洲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伊斯兰文化对非洲影响深远D.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2023-09-05更新 | 16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阿兹特克人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草上铺垫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湖底的浮岛。阿兹特克人这一做法旨在(  )
A.清除污泥净化水质B.为对外扩张做准备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D.疏通湖底以利养殖
2023-07-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玛雅的统治者模仿各种神灵的装扮,将自己打扮成玉米神、鸟神、美洲虎神等,在陶器中(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他们的形象,以至于有时不能确定这些形象到底是神还是统治者。据此可知,玛雅社会(     

   

A.宗教信仰混乱B.神权与王权结合
C.社会环境宽松D.文化生活较丰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下列选项中农作物的分组,属于古代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的是(     
A.芋头、水稻、南瓜B.大豆、小麦水稻
C.马铃薯、玉米、番茄D.甜高粱、西瓜、棉花
2023-07-09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221年,日本后鸟羽上皇(天皇的父亲)号召各地封建主起来声讨幕府。同年5月22日,幕府一方的北条泰时率18骑从镰仓逃出,5月25日就集结起军士19万骑。不久,幕府军打败了后鸟羽上皇。由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B.幕府体制下主从关系牢固
C.大化改新导致皇权衰微D.封建庄园制经济陷入衰退
10 . 各民族各地区文明的交流与互鉴、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就是世界文明形成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文明在征服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带有基督教、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和阿拉伯宗教的成分,带有希腊——罗马、波斯——美索不达亚米的行政、文化和科学各成分的综合体。因此,它不仅仅是古代各种文化的拼凑,而是原有文明的新的综合。它虽然来源不一,但却明显带有阿拉伯伊斯兰教的独特印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000年至1500年间,东半球各民族在旅行、贸易、交流和互动方面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频繁和密切。蒙古以及其他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庞大帝国为这一跨文化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政治基础。当他们征服并平息了广大地区时,游牧民族为过往的商人、外交人员、传教士以及其他旅行者提供了安全的通道。除了游牧帝国外,航海技术的改进也带来了印度洋和南中国海上的交通的增加。所以,远距离旅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通,而像伊本·白图泰和马可·波罗这样的个人旅行家有时还冒险在东半球大部分地区旅行。到15世纪初期,在欧洲,当他们寻找进入亚洲市场的途径时,欧洲的航海家们不仅建立了与非洲和亚洲各民族的直接联系,还向西驰入西半球和太平洋。他们的航行值得东半球、西半球以及大洋洲的各民族之间进行了稳定和持续的交流与互动。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三   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昆剧、京剧、粤剧等民俗艺术不时要面对观众流失、传统剧目失传、演员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除夕、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已然被拿来文化的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等冲得七零八落。

——高考学习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以及伊斯兰教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东半球各民族及东西半球文化交流互动频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023-07-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