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八世纪中叶至十一世纪末阿拉伯语是国际性语言。当时凡是欧洲人要受高等教育,必须学习阿拉伯文。哥白尼在其所著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多处引证了著名的阿拉伯天文学家白塔尼的观测数据。在欧洲语言中,一些星座名和星名来源于阿拉伯语。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头B.融合了东西方文明成果
C.是当时世界最先进文化D.推动了欧洲的文化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与其同代人(美洲人)相比,印加人最先进的是医学,……他们的外科医师可以切开颅骨顶部作脑手术,他们没有发明任何文字体系,……通过打不同色彩的结绳作统计记录”。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印加文明发展水平最高B.印加文明独具特色
C.印加文明在交流中发展D.印加文明潜力巨大
2022-07-20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如表是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遗址考古发掘中主要大事的统计情况。据此,对于考古发掘的认识,最合理的是(     
时间考古事件
1891年詹姆斯·本特进行了首次发掘,他期待能找到津巴布韦与古代外部文化联系的证据,但结果令他失望。
1902年理查德·霍尔再次发掘,认为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不是非洲人创造的。
1905年兰德尔·麦克维尔发掘遗址后,提出:“除了那些进口品之外,从住宅出土的标本,其艺术与创造都是典型的非洲式的。”这是第一次由考古专业人员进行的科学探查。
1929年考古学家卡顿·汤普森对遗址进行了彻底、细致的发掘,得出了遗址属于非洲本土文化的结论。
A.综合多次发掘结果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B.因遗址时间久远考古发掘无法形成定论
C.仅仅依靠考古发掘无法确定历史真相
D.考古发掘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及专业精神
4 . 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著《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中白居易诗达106处之多。这说明(     
A.日本民族文化享誉世界B.中日两国市美互鉴频繁
C.中华文化辐射影响东亚D.文化交流推动中日邦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公元1085年,英国编成《土地检查书》,对9250个庄园进行了统计,其壮丁的阶层构成情况如下表。

由上表可见(     
A.农奴和农民拥有同样法律地位B.英国已经进入奴隶制发展阶段
C.贵族和农奴构成最主要的阶级D.庄园规模宏大实现了自给自足
2023-07-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