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权、教会与城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大宪章》第13条规定:伦敦城,无论水上或陆上,俱应享有其旧有之自由与自由习惯。其他城市、州、市镇、港口,余等亦承认或赐予彼等以保有自由与自由习惯之权。《大宪章》的这一规定
A.顺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B.兼顾了国王和教会的利益
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确认了议会具有征税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D.市民权利变化
2023-06-10更新 | 168次组卷 | 54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大琼中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其反映的是西欧(     
A.王权演变历程B.奴隶主权力变化过程
C.神权演变历程D.城市自治权变化过程
2022-12-28更新 | 184次组卷 | 35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某同学所作的“西欧社会8至18世纪王权变化示意图”及解释,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10-11世纪城市的兴起阻碍了王权的加强B.14世纪后王权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C.15世纪以后王权的强化一直推动西欧发展D.17、18世纪的工业革命促使王权走向衰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德皇亨利四世在与教皇的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教皇开除教籍,1077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亲往教皇居地卡诺莎堡请罪,史称“卡诺莎之辱”;1308~1378年,在法王腓力四世的压力下,教廷迁往法国阿维农城,连续7任教皇成为法王的“御用工具”,史称“阿维农之囚”。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理性主义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宗教改革的推动D.王权力量日益增强
6 . 中世纪的欧洲孕育着近代的曙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三   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阐释。
2021-04-25更新 | 2029次组卷 | 5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包括
①城市兴起,并开展了自治斗争   ②王权兴起,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③大学兴起,人文精神逐渐复苏   ④教权没落,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13世纪,封建制度已经成为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上层建筑,从国王开始,用封建君臣关系和"下级联系在一起。国王下面是大封建主,然后层层封授土地,封建君臣构成等级连锁,下级对上级的义务主要是军役,上级对下级的义务主要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

——摘自佛朗索瓦·冈绍洛夫《何为封建主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强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取了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割据势力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为争取自治权采取的手段并分析其对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世纪前期,……西欧的学校都设在教堂和修道院里,……学校主要为培养教士和封建统治需要的人员。……11世纪以后,西欧兴起了一大批非教会学校。这些学校一般都办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的城市,主要培养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出现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城市工商业发展的需求B.世俗学者阶层的不断壮大
C.教会对文化的垄断被打破D.文艺复兴推动人文主义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是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
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
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
2021-04-21更新 | 2318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