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日本幕府政治始于12世纪末镰仓幕府的建立,结束于1868年日本有识之士推翻江户幕府的统治。下列能体现其特点的是
①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②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③幕府是日本最高政权机关
④以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的实权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6-05更新 | 606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手中夺取。”

——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遭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对以后的西欧文艺复兴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熊家利《世界通史纲要(古代部分)》

材料三   古代日本文化主要得益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正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奈良时代的日本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模仿唐朝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日本人还利用汉字创制了本国文字,但随着假名文字的发展,日本文化逐渐摆脱对中国文化的简单模仿,由所谓的“唐风文化”转化为具有日本特点的所谓“国风文化”。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面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文明对日本的影响。
2020-03-17更新 | 586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印度人强调因果,原因加上行动就是结果,果是因在另一个时间的体现。印度人产生了四大皆空的思想。梵语语法上说,一切名词都来自动作,那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究其根本不过是一些动作或状态的结果罢了。这体现了
A.印度人的思想深受宗教的影响B.印度的政治生活运行模式
C.佛教的产生来自对印度教的反思D.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
4 . 公元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它的地盘,而婆罗门教则准备好了自己的种种礼仪。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往解脱——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反映了
A.婆罗门教为教徒指出了解脱的方法B.佛教已经不被印度的民众接受
C.婆罗门教具有较强的创新适应能力D.婆罗门教满足了各阶层的需要
2021-04-16更新 | 3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5 . 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唐朝和欧洲。其中向唐朝“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工业革命
6 . 镰仓时代以前,武士阶层只是贵族统治者的附庸,自己本身并没有信仰。但镰仓时代(1185年一1333年),武士建立起幕府统治,迫切需要精神文化来和政治地位相匹配。于是幕府统治时期(     
A.形成了武士道精神B.开始传播佛教文化
C.倡导文化教育普及D.宣称是太阳的后裔
7 . 古代日本家族观念及等级观念深厚,氏族贵族和大官僚贵族长期掌控政权。历代日本统治阶级不希望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纳贤,让外人染指政治。这反映了古代日本
A.文化发展丧失民族特色B.统治者的统治基础薄弱
C.极力限制中华文化传播D.政治文化的封闭性较强
8 . 15世纪中叶.朝鲜官方颁布了《训民正音》。该书系统介绍了官方创制的28个标音字母文字,并配有详细的解例,开篇序言即写道:“愚民(指不通中国语言文字的人)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矣。”由此可知,当时朝鲜
A.汉字的普及程度较高B.官派留学中国热情高
C.受到“西学东渐”影响D.文化世俗化趋势凸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