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幕府权力日趋式微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外交政策转向亲美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
2023-11-28更新 | 194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度B.引进九品中正制度
C.幕府掌握国家实权D.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023-02-22更新 | 1057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日本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D.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2023-03-03更新 | 974次组卷 | 64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笈多帝国时期,国王扩大了赠赐土地的规模。赐地文书规定,政府放弃所赠土地的行政司法权,以及包括森林、牧场和矿藏在内的地上地下的全部资源;土地上的耕作者和手工业者同样随土地转到封地占有者的控制之下。这促进了笈多帝国(     
A.商品经济的繁荣B.专制王权强化C.行省制度的建立D.封建化的进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022-03-30更新 | 1692次组卷 | 6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断,该同学主要学习内容是
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并建立政权
646年,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大化改新”
1207年,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A.古代尼罗河流域的文明B.辉煌的古代美洲文化
C.地跨欧亚非的古代帝国D.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646年,日本政府颁布诏令:废除皇族、豪族个人支配土地、人民的体制,改为公地、公民,豪族则由政府发给“食封”;建立户籍和账簿,实行班田收授法;根据租庸调制,实行统一的新税制。上述改革措施(       
A.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实力B.促成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C.推动日本庄园经济发展D.巩固了德川幕府的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
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23-11-23更新 | 62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4届明日之星高考历史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
2023·江苏·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9世纪末以后,日本的大贵族庄园主逐渐获得免交国家贡租(不输)和摆脱国家行政控制(不入)的特权。10世纪,日本的地方豪族纷纷将其土地进献给有权势的贵族和寺社,奉其为领主,自任庄管。一些领主再将庄园进献给更有权势的中央贵族,称其为本家。这使得10世纪的日本(     
A.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B.进入幕府统治政治时期
C.武士集团势力受到挑战D.仿效中国进行大化改新
2023-11-18更新 | 52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0 . “一个印度人在办公室里热情地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
A.非婆罗门地位最高B.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C.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D.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