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6世纪中叶以前佛教“公传”(通过朝廷传人)日本时,日本人将佛视为与日本“百八十神”相同的“神”,相对于日本的“百八十神”而言,佛是来自外域的“蕃神”。佛教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不久就将其纳人自己的信仰体系中,甚至对佛教达到痴迷的程度。这说明(     
A.印度文明具有强大的辐射力B.日本重视保留自身文化独特性
C.日本善于吸收先进文明成果D.佛教的本土化推动文明的交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25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初年,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经过大化改新,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C.幕府掌握国家实权D.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财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本贵族在信仰上产生了矛盾,并在政治上走向对立。公元646年,代表革新政治的圣德太子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并实行“大化革新”(即“大化改新”),将唐朝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和儒教思想进行广泛传播与学习,发展了以中国政治结构为蓝本的官僚制度,用外来的新文化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经过500年左右的发展后,源赖朝开始建立幕府制度,实行“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这一严格的身份等级制,要求各个阶层安守本分,并反对一切违背传统伦理道德的行为。从镰仓幕府至德川幕府近700年间,武士阶层创建了一种规范性的伦理行为,被称为“武士道”。武士道精神不仅是建立在武士阶层中的道德伦理规范,同时也为各个社会阶层设立了道德标准。

——摘编自于师懿《儒家文化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材料二   1871年到1945年,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和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871年至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为第一阶段,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他自述写作原则是“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从中日甲午战争(尤其是日俄战争)以后至民国初年,中国东渡日本留学者络绎于途。1919年至1945年为第二阶段,蒋百里的《日本人》等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之作。1919年巴黎和会上,日本意图攫取德国在华利益,进而窥视华北,引起国人警惕。“九一八”事变后,《大公报》确立“明耻教战”方针,搜集整理中日关系史料,每日在《大公报》上连载一段。19379月,蒋百里奉命出使欧洲,他在柏林写成题为《日本人》的小册子。和蒋百里同时期留学日本的戴季陶于1928年写成《日本论》一书,该书从“学问本身”对日本进行了一番研究。

——摘编自陈建云《〈中国抗战画史〉与曹聚仁的“日本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中国研究日本的“两个阶段”的目的,并说明其共同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历史上中日之间的相互学习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2-10-02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下表判断
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
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
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
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
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
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
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
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
2022-05-14更新 | 1369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关于中古世界的发展状况,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8世纪初,日本政府便鼓励人们垦荒。土地兼并日益加剧起来。到8世纪末,不堪重负的农民被迫依附于势力之家,由国家依附民变为私家依附民;或者把自己的份地“寄进”(投托)给贵族寺社,成为他们的依附佃农。由此,日本出现了类似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庄园出现后,日本社会产生了不同于西欧封建骑士的武士阶层,并使国家政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扩大势力,便在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的基础上将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武装起来,成为武士。开始时,武士以农为主,平时务农,战时从军作战。逐渐地,武士完全脱离农业生产,成为一支专门的武装力量。后来,武士成为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11世纪,无数分散的武士逐渐形成地区性的武士集团,其中最强的是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1185年,源氏打败平氏取得中央政权。1192年,源赖朝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建立幕府。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第147-148


(1)依据材料和所学,对如图结构进行描述说明
(2)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骑士和武士所折射出的中古西欧和日本的时代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