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80年代,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镰仓幕府模仿血缘、家族结成的主从关系被称为御家人制度。这种主从关系不只是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道义之上的,并与祖辈以来的同族观念、血缘观念等相结合。室町时代将军与守护大名并没有建立主从关系,他们只是一种联盟的关系,而真正结成主从关系的则是各守护大名及武士团内部的武士。这些武士团与室町幕府建立的只能是一种间接的主从关系。德川主从关系比镰仓和室町主从关系更为牢固,武士以绝对的忠诚换取物质生活资料,以保证其子孙后代的武士身份与地位;其所获得的生活资料是俸米,这种“俸米制”则进一步强化了德川时代的主从关系。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材料二   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的封君封臣关系,均是以土地(采邑)为纽带而结合的契约关系,双方都必须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说利益是这个关系结合的纽带,一旦利益消失,这种关系将不复存在,这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但是两者发展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主从关系最后演变为日本的武士道,对日本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封君封臣关系最后朝着法律方面发展,强调的是一种自由、平等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

——摘编自田红、李捷濒《论日本幕府时代主从关系与西欧封君封臣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三代幕府主从关系的各自特征,并分析其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日本主从关系和西欧封君封臣关系的相似之处(照抄材料不得分)。
2022-05-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古时期的亚洲创造了多元的文明,并实现了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三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力。

——王天玺《多极世界和为贵一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古时期朝鲜是如何从中国“吸取营养”的。
2021-05-20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隋唐时期中日交流的变化,并概括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2020-02-27更新 | 372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分别归纳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中日交流在形式上和主要内容的变化。
2020-03-13更新 | 718次组卷 | 28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北大培文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如图所示是某高一学生归纳的高丽王朝的统治措施,横线处填写的内容应该是(     

A.发展庄园经济B.迁都平壤C.推行土地国有D.建立幕府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世界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结部位,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正式接触与频繁往来始于唐代。公元8-9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封建关系已逐渐形成,政治、经济势力达到全盛时代,科学文化也有巨大成就。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往来和贸易关系日益密切,沟通彼此之间的干道是著名的呼罗珊大道,这条大道直达中国边境,再与中国境内的交通路线相连接,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和波斯海外贸易商来到中国。

——摘编自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中古时期是亚洲封建制度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东方的朝鲜与中国相邻,长期以来相互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颇受中国影响。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同唐朝开展文化交流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朝鲜“颇受中国影响”的具体表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723年,日本政府颁布《三世一身法》,鼓励土地开垦。公元743年,政府又制定了《垦田永年私财法》,允许新开垦的土地私有化。在这些政策的保护下,那些有实力的贵族和寺庙神社纷纷扩大私有土地,购买农民的土地或雇佣农民及流浪者进行耕种,这样就形成了日本的早期庄园。在庄园发展过程中,为了争夺农业资源及保护庄园利益,庄园与庄园之间经常产生摩擦和纠纷,甚至发生武斗。在初始阶段,参与武斗的往往是庄园里的农民,但由于常常耽误农活和农时,且战斗力低下,于是庄园主便选拔勇敢强壮的农民专门负责保护庄园,这些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专门进行军事训练和战斗,他们就成为日本最早的武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的早期武士不同于国家的军队和士兵,他们是具有私人性质的、为保护庄园利益服务的、忠于庄园主的私人武装。

——摘编自张如意主编《日本历史》

材料二   进入11世纪后,伴随着耕地不断得到开发,领主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并加强对农民的统治,纷纷加强庄园的武装力量。武士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领主一般以开发地命名,在本族或上层农民中纠集“郎党”,从而形成了早期的武士集团,这些领主自然也就成为武士集团的领袖。由于许多领主同时兼任着地方的郡守或多长,因此,武士集团不但担当着保卫庄园的任务,同时还是地方的重要武装力量。这些地方上的武士集团分别隶属于中央的某个大贵族或大寺院,于是在日本就形成了几个全国性的大武士集团,直接参与或影响到中央的政治。

——摘编自张如意《论日本武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日本早期庄园和武士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1世纪后日本武士集团的职能。
8 . 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东侵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最后吞并埃及,这300多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历史上被称之为“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相互交流融汇的结晶。虽然它承袭希腊的传统,但与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不同。如果说希腊古典文化是一种城邦文化,那么希腊化文化则是一种走向帝国的、多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特征是希腊一体化和地方多元性相结合,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材料二   所谓“文化圈”,是指某一个较大的地区以某种特定民族的文化为母体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衍生。也就是说,这一地区各国的文化虽然各具民族特色,但最初的文化源是相同的。……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大体在隋唐时期,包括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广大地区,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一个文化圈。这个文化圈的共同特点是:(1)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2)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3)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4)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这种文化共同体的出现,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大体从公元前3世纪即中国的战国时期开始涌动,至公元7世纪左右基本形成,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南开大学李喜所《“中华文化圈”的时空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2)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请按照材料二的视角,阐述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对中古东亚地区的影响。
2024-05-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泉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材料一   “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双翼(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

——《高丽史》

材料二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延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三   有人以为列宁主义中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以为列宁主义的出发点是关于农民及其作用和比重的问题。这是完全不对的。列宁主义中的基本问题,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并不是农民问题,而是无产阶级专政、争取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等问题。农民问题,即无产阶级在为政权而斗争中的同盟者问题,是一个派生的问题。

——摘自《论列宁主义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朝鲜高丽王朝进行制度革新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借古喻今”的含义,以及人们请出古代幽灵“为自己壮胆”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列宁对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贡献。并从调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视角,简述斯大林执政时期对农业的措施及其影响。
2024-05-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留学活动】

材料一   贞观初年,日本留学生、学问僧称颂“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建议日本政府重用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建立以大唐为蓝本,“法式备定”的封建国家。从唐太宗贞观四年到唐昭宗乾元元年,日本共正式派出19批使节。留学生全部随遣唐使入唐,均为经过日本朝廷精心挑选,有较高素养的人才。日本留学生分散在国子监六馆学习儒学、文学、佛学、律令等各种课目,其生活费由唐朝政府补助。留学生的习业内容有明确分工、有意从不同方面吸取借鉴唐朝文明成果,补日本之短。

——摘编自姚嶂剑《遣唐使:唐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略》

材料二   1896年,清朝首次向日本派遣十三名留学生,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大力倡导留学日本之效,“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从 1901年到1907年,中国留日人数高达26000人。日本逐渐成为中国接触西方和日本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的窗口。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等翻译团体,翻译了国外大量政治、文史、军事、理工、农业、医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革命舞台的一部分。黄兴曾是官费留日学生,1904年谋划起义失败后又与宋教仁等一同亡命日本。留日学生视黄兴等为英雄,追随的人甚多。

——摘编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日本赴唐留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清末赴日留学活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2024-04-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