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4 道试题
1 . 以下两图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日本具有同西欧较为相似的社会形态,对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都掌握着实际上的最高权力B.都通过层层分封强化了专制
C.都以封建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D.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
2024-06-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印度德里苏丹国的苏丹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国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德里苏丹国的国教是(     
A.明教B.道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2024-06-04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一、二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古时期的世界
3 . 以下两图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日本具有同西欧较为相似的社会形态,对两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都存在责权对等的主从关系B.都以封建小农经济作为经济基础
C.都通过层层分封强化了专制D.君主都掌握着实际上的最高权力
2024-06-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首先宣布:土地为国有,百姓直属于天皇,罢世袭官吏。又依据贵族官员等级高低赐予不等的采邑,这些采邑世袭受领,其所出赋税皆不上交国家。后又造户籍,以十家为里,里有长,其职在促民纳税、服役;每家以人口多寡受地、纳税服役。这些措施旨在(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维持贵族世袭特权
C.建立中央集权国家D.巩固封建等级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日本镰仓幕府时期(1185~1333年),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被尊称为“御家人”,其平时须为将军修筑御所,战时则自备武器出战。将军对御家人则会赐予一定的官职和土地,并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由此可知,当时的将军和武士之间(     
A.带有强烈的互利互惠色彩B.注重政治分封和军事义务相结合
C.形成相对平等的契约关系D.形成依附性和独立性的有机统一
2024-06-03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757年,日本颁行的《养老令·考课令》载,“凡秀才,试方略策二条。……凡明经,试《周礼》《左传》《礼记》《毛诗》各四条,余经各三条,《孝经》《论语》共三条。……凡进士,试时务策二条。帖所读《文选》上秩七帖,《尔雅》三帖”。这反映出日本(     
A.士人的汉文水平较高B.注重官员的儒学素养
C.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D.仿照中国的科举制度
2024-06-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县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江户时代(1603—1868年),日本学术界涌现多种国家发展理论。其中,古学派通过对朱子学派“圣人之道”的解读,将“向国外拓展、增加土地”作为解决社会危机的有效方式;而兰学(西学)派则提出“积极防御论”,主张在国家周边地区加强海防,防范俄英等国的侵略。这反映出日本(     
A.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思想B.对幕府统治日益不满
C.近代化道路受制于历史传统D.文化政策开放且开明
2024-06-01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梨俱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500~900年间)和《佛国记》(成书于416年)《大唐西域记》(成书于646年)中关于种姓制度的记载对比,由此可知印度(     
种姓《梨俱吠陀》《佛国记》《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祭司净行(祭司)
刹帝利武士王种
吠舍农民商贾
首陀罗奴隶农人
贱民恶人
A.种姓等级变化受中国影响B.社会制度随社会发展有所变化
C.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滞后性D.被统治阶级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2024-05-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金榜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645年前,日本的土地、手工业工具等生产资料为皇室和贵族占有,部民只是用主人的生产工具进行耕种(田部)的奴隶。大化改新后,部民制被废除,编户齐民,通过班田收授法分给土地,实施租庸调制收取税收。这一变化反映出日本(     
A.封建庄园经济衰落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社会性质发生改变D.幕府政治体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日本学者木宫泰彦说:“唐朝三百年间,学生、僧生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日本对中国的优点进行整理提炼,咀嚼吸收,形成了优美、典雅的日本文化。该学者意在说明(     
A.日本社会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B.中华文化促进了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日本文化水平超越了中华文化D.留学唐朝开启了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