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B.国内外形势发展促使日本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对日本造成严重威胁D.日本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2023-03-03更新 | 974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022-03-30更新 | 1692次组卷 | 6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十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此种创世观念
A.体现人祖同源,社会人人平等B.易导致阶层的分化,造成社会矛盾
C.利于阶层认同,促进和谐交往D.是等级制度的根源,影响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日本(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D.谋求中日关系的对等
2024-02-20更新 | 325次组卷 | 57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再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从朝鲜文字的发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B.朝鲜历史的发展源远流长
C.朝鲜一直是中国的属国D.朝鲜的发展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
2023-05-19更新 | 209次组卷 | 38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众神分割了宇宙的原初人普鲁沙的身体之后,才诞生了世界和世界万物。其中他的口是婆罗门,双臂成为刹帝利,双腿成为吠舍,两足生出首陀罗。此种创世观念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
A.人祖同源,民众有较强的平等意识
B.人们追求众生平等,不利于社会稳定
C.有利社会各阶层认同,促进社会成员交往
D.导致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社会成员交往
2019-01-30更新 | 122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北师大沧州渤海新区附属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大业三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抬头为“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大为不快,吩咐“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次年,小野妹子再度来访,国书抬头为“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炀帝依然不快。这反映了日本
A.大化改新后国力增强B.注重外交策略的灵活调整
C.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对等的国家关系
2021-07-10更新 | 667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的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被定为国教,但在13世纪后相当长时间里伊斯兰教也是印度的国教。这是因为(     
A.佛教的影响已经远远不及伊斯兰教B.突厥人占领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C.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影响小D.印度的穆斯林已占印度入口的大多数
2022-07-01更新 | 357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佛国记》是东晋高僧法显去印度求佛经返国后写成的旅行记。它记载了法显前后花了十三年的时间(399年由长安出发,412年在青州登陆)游历三十国的经过。当时统治印度的是
A.贵霜帝国B.笈多帝国C.雅利安人D.印加人
10 . 在多数印度传统村落中,居民按等级居住在特定的区域内。这种村落构造俨然是一个个简单的独立共和国,因而当地居民时常无视中央王朝的差遣。这一状况
A.加快了古代印度国家社会阶层的流动
B.助长了古代印度地方势力的分裂割据
C.导致古代印度国家频繁遭受外族入侵
D.源于古代印度居民的信仰缺乏凝聚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