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2 道试题
1 . 下图是近代西欧某一国家的殖民扩张示意图。据图判断,该国是(       

A.16世纪的西班牙B.17 世纪的葡萄牙C.17世纪的荷兰D.18世纪的英国
2024-05-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质出版社《历史地图册》

1600年欧亚部分商品交易统计表

商路商品重量(万镑)

亚洲——好望角——欧洲

胡椒100200
丁香、靛蓝、药品、肉豆蔻等共约3565

亚洲——地中海——欧洲

胡椒300400
丁香等70-100
生丝50

——摘编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

材料二   这种新的世界性经济关系的意义何在呢?首先,第一次出现了大规模的国际分工。全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加上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越来越全力地进行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并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
(2)用一句话概括新航路开辟在全球联系发展中的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殖民扩张对世界不同地区的影响。
3 . 下图是某大国(15世纪末-17世纪)对外扩张形势图。下列项中,属于该国在17世纪史实的是(     

A.首家商品交易所的开业B.米迪运河的开辟
C.教皇子午线的划定D.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2024-05-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争夺中矛盾尖锐,罗马教皇进行仲裁,形成“教皇子午线”(见如图),据此可知(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皇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
B.是殖民者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C.教皇子午线西移,巴西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D.殖民活动客观加深了对全球整体性的认识
2024-05-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舒尔茨在《马尼拉大帆船》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中国往往是大帆船贸易货的主要来源。就新西班牙(墨西哥及其附近广大地区)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马尼拉就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中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当无拘无束地谈论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个省那样。

(1)对比图1和图2,指出世界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帆船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大帆船贸易带来的影响。
2024-05-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据研究,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这一时期,经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国家是(     
A.葡萄牙B.西班牙
C.荷兰D.中国
2024-05-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是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国际贸易示意图。关于该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太平洋提供了最主要贸易通道B.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C.为西欧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D.客观上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2024-05-17更新 | 226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如图为16世纪中后期的海上贸易路线,该图可以用来说明(     

A.“三角贸易”的航程路线B.葡萄牙的海上贸易网络
C.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D.美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9 . 有学者认为“商业是打破封闭性社会的有利因素,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的、以农为本的奴隶制、封建制时代,它不能从根本上突破地区间、国家间的隔阂。只有资本主义,才打破了这种封闭性,把世界各地区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固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段话旨在(     
A.强调商业与封闭性社会之间的关系B.揭示人类社会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C.阐明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双重影响D.反映人类社会走向整体的根本动力
2024-05-1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10 . 殖民主义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侵略、占领和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成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服装样式和发式。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利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材料二   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他主张“把整个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个部分同整体相连”,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这是拉美实行一体化的依据。在其努力下,1826622日至7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西蒙·玻利瓦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联合、统一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积极推动者。

——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美一体化》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墨西哥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但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

——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指出拉美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拉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条件,并指出“拉美一体化”的具体诉求。
(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不同时期为捍卫自由贸易而成立的国际组织。
2024-05-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