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哥伦布于1493年第二次远航时,将甘蔗带到了美洲,随后甘蔗在美洲的种植范围得到扩大,欧洲对蔗糖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欧洲殖民者不愿收割、运送甘蔗,而美洲绝大部分原住民已被杀害,于是殖民者找到了一个能补充加勒比地区劳力的办法:贩卖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适应炎热气候的黑人至加勒比地区。这反映了(     
A.物种交流改变族群分布B.商业革命丰富植物种类
C.人口迁徙更新商贸形态D.殖民扩张加速资本流动
2023-11-14更新 | 1662次组卷 | 17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6世纪前的葡萄牙,原产印度的胡椒售价昂贵,用胡椒入菜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17世纪后,胡椒价格却逐步走低,开始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这种变化是因为(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显著变化B.商业革命冲击西欧传统市场
C.威尼斯香料垄断地位被打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022-01-21更新 | 3252次组卷 | 37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将北美土著居民划分为“高贵的野蛮人”和“邪恶的野蛮人”,20世纪以来,伴随着对多元文化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印第安人形象又变身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印第安人”。这种现象(     
A.反映文化的剧烈冲突B.充斥着对印第安人的歧视与污蔑
C.基于长期的文化偏见D.说明对印第安人的认识逐渐客观
2023-01-10更新 | 1438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兴华学校与镇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权势的孔塔里尼家族在布伦塔河畔皮亚佐拉领地的地产于1617年首次接受佃农们用(熟)玉米(粒)交实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终于同意接受农业地区的农民用(熟)玉米(粒)上交所征的赋税。由此可推知(     
A.玉米在意大利得到了广泛种植B.意大利庄园经济加速解体
C.价格革命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D.意大利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2023-08-28更新 | 1157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于同月向二位陛下呈上了关于印度地区和一个叫作大可汗的君主的奏书……二位陛下即令臣率一支装备充足的船队前往印度各地,并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     
A.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D.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023-06-02更新 | 738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辣椒原产于美洲,自传入中国后,经历了观赏植物—药用作物—调味品的“形象变迁史”。在门口悬挂红辣椒成为一些地方年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A.中国传统风俗的宽厚包容B.新航路的开辟与西学东渐
C.中华传统医药理论的进步D.物种交流与文化心理传承
7 . 英国“南海泡沫”是指1720年由于非理性投资狂潮引发的股价暴涨暴跌、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事件;它与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投资狂热、1720年的法国密西西比公司股价泡沫,并称为欧洲近代早期的三大“泡沫经济”事件。这些事件说明(     
A.政府应有效发挥市场监管职能B.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支配形式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D.重商主义政策不适应经济发展
8 . 地理大发现后,罗马教廷不断发布诏令,授予西班牙等国对已发现的、不属于任何基督教国家的土地享有占取权。欧洲国际法学家基于自然资源的丰俭不定和土著缺乏开发能力的双重推断,认定殖民者“发现”后即有权索取、开发。对这些史实认识全面的是(       
A.罗马教廷的权威受到世俗力量挑战B.欧洲国际法理论的科学性不断增强
C.二者都为西欧的殖民扩张提供依据D.国际治理体系受到多方力量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571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英国人发现印度殖民地的杜阿尔斯-特莱区的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这预示着一条新的财富之路。他们就认为:“土壤、土地类型和气候、温度使我相信茶树能在这些较低的山坡上茁壮成长。”殖民政府野蛮地将当地居民全部赶走,没收了耕地,砍伐了森林。由此可见,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A.解决了人地矛盾突出问题
B.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C.对历史发展产生双重影响
D.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10 . 西班牙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物价平均上涨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在英国的埃克塞特,一夸特小麦的价格在1543—1544年不到10先令,两年后上涨到19先令,几经波折后到1556— 1557 年涨到32先令。西欧国家的价格波动
A.受股份公司的操纵控制
B.引发西欧国家殖民争夺
C.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
D.导致欧洲白银大量外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