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国家和个人“发财梦”相交织,共同打造重商时代的一次对东方世界的再探索。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是为了(       
A.积累资本B.攫取财富C.寻找市场D.探寻东方
2024-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跟随商品和人口流动的轨迹,看见世界从孤立走向融合。

材料一   17世纪初,中国瓷器初抵欧洲北部的时候,价格高到大部分人都买不起。但1631年笛卡尔惊叹,阿姆斯特丹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十年后,走访阿姆斯特丹的英格兰人说:“不管是哪种地位的人家,家里都有很多中国瓷器”“不计其数的店铺群和在那城市前方往来不断的船只,放眼现今全世界,阿姆斯特丹无疑是最繁忙的地方,这城里的人无疑最热衷于经商者”。

荷兰人格劳秀斯认为:“土地、河流以及属于一个国家的海洋的任何部分都应该向那些有合法理由需要行使通过权的人们开放”。

——摘编自卜正民《维米尔的帽子》等

材料二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迁移者从1.55亿增加到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1.91亿迁移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人数的增长,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货物无奇不有”的原因,写出此时除荷兰外经营中国瓷器的主要西欧国家。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90至2005年间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热身卷(山西卷)
3 . 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论述。这表明(     

学者

论述

斯塔夫里阿诺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
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

恩格斯

欧洲人从美洲运出的大量财宝以及总的说来从贸易中取得的利润所带来
的后果,是旧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艾尔弗雷德

天花横扫拉普拉塔(阿根廷城市),带走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性命……疫
病击倒了领导人物,也破坏了原有的权力替换正常过程
A.史观差异影响历史评价B.史学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C.历史结论难以达成统一D.历史解释的随意性较强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1章   一种全球性商品的兴起

第2章   缔造战争资本主义

第3章   战争资本主义的收益

第4章   攫取劳动力和土地

第5章   奴隶制盛行

第6章   工业资本主义起飞

第7章   动员劳动力

第8章   棉花全球化

第9章   一场震荡世界的战争

第10章   全球重建

第11章   大破坏

第12章   新棉花帝国主义

第13章   重回全球南方

第14章   结语:经线和纬线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根据上述目录中不同章节间的逻辑关联,独立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2024-06-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5 . 古希腊作者狄奥佛拉斯塔所著的《植物探究》只收进500种植物;瑞士植物学家卡斯珀·鲍欣于1596年出版的长篇巨著《植物的剧场》总览了6000种植物;到17世纪80年代,约翰·雷的《一般植物史》列出18000多种植物。这是由于(     
A.食品储备技术的进步B.世界各地的联系日趋紧密
C.人们的饮食习惯改变D.工业革命助推了物种交流
2024-06-05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科学高中部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开始,太平洋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汇聚成区域性的海上贸易活动,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商品和以美洲白银为代表的交换货币迅速融入太平洋贸易体系,推动了太平洋地区航路探险、人员交流和农产品交换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太平洋贸易网和印度洋贸易网深度融合,扩大了海上丝绸之路“西向航线”(深入印度洋)和“东向航线”(横跨太平洋)的范围,形成太平洋丝绸之路。在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之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受到较大影响,而整体成形较晚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正好续接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中国与拉美主要借助马尼拉帆船贸易,开辟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一度畅通了中国经过菲律宾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是好景不长,这一贸易冲击了宗主国西班牙原先在美洲的贸易,且导致美洲白银流向亚洲国家。因此,从1593年开始,西班牙便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除了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了种种规定之外,还对大帆船贸易进行了限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贸易垄断体制。由于贸易垄断本身的弊病,再加上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最后导致大帆船贸易的终结。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等

(1)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兴起的背景。
(2)评析西班牙与中国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中的角色。
2024-06-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战争启示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仍,烽火不断。战争带给世人深重灾难,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公元前4世纪,通过暴力冲突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一时期,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波斯帝国B.亚述帝国C.马其顿帝国D.罗马帝国

(2)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是(     
A.新兴城市大量涌现B.美洲国家纷纷独立
C.工业革命蓬勃开展D.欧洲殖民掠夺美洲

(3)“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法典……”材料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A.动摇了欧洲封建制度B.受被征服地区人民拥戴
C.具有鲜明的正义色彩D.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4)观察下列两地图,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的新国家。
________________(填写国名)

材料   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就是其中一个,他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的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5)材料中“非凡预测”所指系列事件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简要说说美国黑人领袖“非凡预测”之依据。
2024-06-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上海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英法两国之间海上争夺的结果,使一个世界范围的英帝国初步形成。英国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外夺取了法国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领土,成为世界的海上强国。战争带来的收益,极大地加强和巩固了英国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表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此后英国政府将关注的重心转向生产,从而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摘编自张佳音《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航海条例》《列举商品法》《谷物法》,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政策越来越不适应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以《航海条例》来说,根据这个条例,垄断航运业的英国大商人、船主可以任意抬高进口原料的价格,自然不利于工业资产阶级。《谷物法》对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也很不利。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上述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1846年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而强迫外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与其炮舰政策分不开的,即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如1840年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法商业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并对该政策进行评价。
2024-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世纪时由于葡萄牙故意压低胡椒供应量,致使西欧市场上的胡椒价格上涨迅速,但维持不长时间之后价格便大幅度回落,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英、荷大量参与亚洲贸易B.美洲胡椒生产量增多
C.咖啡和茶叶成为贸易新品D.各国政府的价格管制
2024-06-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10 . 下列两则是荷兰人记录的有关郑成功贸易的资料:
资料甲:1655年3月9日《热兰遮城日志》:国姓爷的24艘船只,从中国沿海开去各地贸易:往巴达维亚7艘,往越南东京2艘,往暹罗10艘,往越南广南4艘,往马尼拉1艘。
资料乙:1656年12月11日《巴达维亚城日记》:今年国姓爷的6艘帆船,从中国到柬埔寨,收购鹿皮及其他货物运往日本。
注:热兰遮城为今台湾台南;巴达维亚城为今印尼雅加达。
据此可知(     
A.郑成功突破了明朝海禁政策的限制
B.郑成功独占太平洋地区的丝银贸易
C.郑成功与荷兰合作经营南海的贸易
D.郑成功是荷兰在亚洲贸易的竞争者
2024-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