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4 道试题
1 . 1873年,英国植物探险家将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带到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植物园,后来又从那里带到英属马来亚,橡胶种植园经济迅速在马来亚蓬勃发展起来,这削减了巴西的割胶生意。这体现了(       
A.价格革命影响深远B.殖民国家间竞争趋于激烈
C.新旧大陆物种互换D.物种的交流改变商贸格局
2 . 下表是部分17—19世纪欧洲的区域国别研究概况。

研究者或机构

支持国家

主要研究内容或成果

传教士罗德

法国

绘制了极为详尽的越南地图

东方语言专院

法国

研究各大洲文明,研究范围涉及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艺术学等

探险者利文斯顿

英国

出版了《在南非的传教旅行与研究》一书,详细描绘非洲的水文地理、科学技术
据表可知,上述研究(       
A.推动了科学革命兴起B.服务于西欧的殖民扩张
C.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D.反映出英法矛盾的激化
2024-06-1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上均摘编自(英)科林·麦克伊韦迪、理查德·琼斯《世界人口历史图集》

(1)概括指出图1、图2的编绘者力图告诉我们些什么。
(2)判断图2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人种,并任选一个时期说明理由。
2024-06-1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哥伦布到达美洲以后拟定了将印第安人运送到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等地的计划,从此贩卖奴隶成为西欧聚敛财富的重要手段;15——19世纪上半期,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占农民土地,使农民被迫沦为农场或手工工场的雇佣劳动力。这些活动(       
A.反映出早期殖民扩张的罪恶B.推动了大西洋贸易的兴起
C.改变了欧美社会的族群结构D.缘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驱动
5 . 它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它是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它推翻了阿兹特克、印加和玛雅的传统政治结构,毁灭了当地文明,并对南北美洲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材料中的“它”(     
①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东方的新航路       ②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
③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大量财富   ④主导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4-06-12更新 | 1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百师联盟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6 . “如今的巧克力是很多人爱吃的甜食,但别忘了它曾做为王公、战士饮料,充当货币的光荣日子。”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味香甜的口感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可可豆产量激增D.消费阶层的扩大
7 . 下表为16—17世纪欧洲成立的部分机构,据表可知,该时期(       

成立时间

机构名称

经营业务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

垄断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权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

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

1602年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金融股票

1609年

阿姆斯特丹银行

货币兑换、存款、贷款、转账等金融服务

A.价格革命瓦解封建制度B.出现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C.荷兰商业地位受到挑战D.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02年,传教士利玛窦携带地理学家奥特里乌斯绘制的欧洲地图来华,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提供了长江、黄河、长城等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并与利玛窦协作绘成现存最早的中文彩绘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以木版刻印出版。此图按万历皇帝授意,以中国版图为中心,展现了世界整体的轮廓。依据经纬度绘制椭圆横版地图,全图标注世界1114个地名,绘有五大洲(当时澳洲还未被发现)、四大洋,附注各国地理志异,绘有风俗禽兽,四方各置“九重天图”“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1608年,万历皇帝下令临摹12份传世,原本随葬明定陵。至晚明,该图已被官员、士人当做奇巧之物。清代士大夫质疑大西洋“荒渺莫考”,认为“夫人顶天立地……此可以见大地之非圆也”,无人着意于此图的技法和价值。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派姚莹询问中英、中俄之间的距离、方位时,《坤舆万国全图》就藏在深宫之中。2014年,地理学家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出版发行,克服了传统横版地图不适合表达南北半球地理关系的缺陷,用多元和多角度的方式,全面客观展现世界的地理关系。同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赠送的礼物,正是奥特里乌斯绘制的地图。此时,欧美也开始采用郝晓光竖版地图,并纷纷效仿绘制。从利玛窦到郝晓光,“西方—东方”“东方—西方”的轮回走了400多年。

——摘编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坤舆万国全图》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4-06-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名为“明武略将军太仓卫付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周闻,本姓尚,字声远,太仓卫武官,生于安徽合肥,死后葬于太仓,曾连续参加了郑和船队第三至第七次下西洋,因出海有功由卫百户升任副千户。该墓志铭五十一厘米乘以五十一厘米见方,厚十一厘米,铭文正楷小字,全文28行,满行27字,共669字,记载了周闻的一生经历及勋业,特别提到了周闻五次下西洋活动的日期,即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其中永乐十九年载,“中道取回”。永乐二十二年尚有一次筹划中的远航,但因“仁庙(仁宗)诏停止之”而没有进行。

材料二   

长乐《天妃碑》全名为《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大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以黑色页岩为料,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正文楷书直下计31行,首行68字,全文共1177字,除9字磨损外,尚可完整辨识。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05年—1431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价值的异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郑和航海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国家和个人“发财梦”相交织,共同打造重商时代的一次对东方世界的再探索。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是为了(       
A.积累资本B.攫取财富C.寻找市场D.探寻东方
2024-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