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487葡萄牙人到达好望角
1492西班牙船队到达巴哈马群岛
1498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卡里库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1487年”、“1492年”、“1498年”的三位代表性航海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三。
2024-05-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时间上看,诸古代文明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000年,诸古典文明则是始于公元前1000年,终于公元500年让位给中世纪文明。从地理区域上看,诸古代文明局限在大河流域,但诸古典文明却向外伸展,直到彼此接壤为止。于是,古典时代的文明整个地覆盖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整个欧亚大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当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他们发现散居世界各地的诸民族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水平。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仍处在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美洲处在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美洲文明的不同发展水平上,非洲也表现出是似的多样性,欧亚大陆的中东、南亚和东亚有着非常先进、高度发展的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个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及起源地区。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人开始探险航行时人类发展水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成因。
2024-05-3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罗马从建国开始,便与殖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传说罗马城便是由殖民者建造的。早期罗马殖民地多位于具有较高战略地位的边境地区。至共和国后期,殖民地开始被用于安置雇佣兵团体和解决国内部分的土地问题,以争取雇佣兵和公民的支持。殖民者一般由罗马公民、拉丁人、土著贵族以及亲罗马的蛮族殖民者等构成。罗马帝国时期,统治者越来越多地把罗马公民殖民地或拉丁殖民地的权利和称号赐予外省的城镇,行省的罗马化。罗马殖民范围可以说:罗马的疆界有多大,罗马殖民地的分布范围便有多大,哪里有罗马的军队,哪里便有罗马的殖民地。

——摘编自刘佐《略论古罗马的殖民问题》

材料二   15世纪末,葡萄牙的海外探险为殖民扩张提供一个新世界。随着西欧在机械和工业能力、武器上的优势以及在海上冒险技能的提升,使“各个民族分开的历史熔合成全人类单一的经历”成为可能。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因为有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注入而改变了性质,成为以攫取原料、市场为特征的近代“殖民主义”。

——摘编自王立桩《中世纪拓殖运动与近代殖民扩张关系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殖民扩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古罗马殖民扩张相比,近代欧洲殖民扩张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2024-05-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西班牙的冒险家们侵占土地和发现金银矿山后,王室就宣布都应归其所有。葡萄牙殖民者在巴西发现金刚石矿后,就把它归为国王所有。葡萄牙人早已在西非捕捉和贩卖黑奴而臭名昭著,而西班牙人也不甘落后,积极地扮演这种角色。印度人在谈到葡萄牙侵略者时说:“幸而葡萄牙人同狮虎一样少,否则他们会消灭整个人类。”葡萄牙从欧洲运来能大量生产的工业品高价卖给当地居民,然后强制用低价购买当地的贵重物品运回欧洲,从中获得数倍至数十倍的高额利润。西班牙则在本土和殖民地建立一整套机构,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还设立天主教会加强对殖民地人民的精神奴役;他们建立大地产和种植园或开办矿山,强制印第安人和黑人耕种土地和开采矿石,对他们进行残酷的剥削。

——摘编自今日头条《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的统治政策及其殖民掠夺》

材料二   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英国把印度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送到英国受教育,再送回印度服务,这些知识分子同资产阶级基本上都醒悟了,要求参政议政。1908年孟买工人总罢工,表明印度反英斗争进入新高潮,标志着印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882年英国入侵埃及,埃及青年军官阿拉比领导军民保卫亚历山大港、开罗,后遭失败。18811893年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杀英殖民头子戈登,起义失败后苏丹沦为英殖民地。20世纪初,章太炎联合亚洲部分国家,成立“亚洲和亲会”,其中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摘编自王庆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民族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民族反殖民斗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希腊半岛上城邦的不断涌现,岛上的人口密集起来。为缓解城内危机,城邦召开公民大会讨论移民远航。一切准备就绪,城邦组织船队,在首领的带领下,在目的地新建城邦与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母邦与新城邦间的关系有的日益亲近,有的日渐疏远甚至发生冲突。经过二百年的奋斗,希腊人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地,他们习惯性地把移民地的原住民视为野蛮人。背井离乡的希腊人和这些非希腊人共同生活,相互交易,平分领地,甚至通婚。只有少数城邦能够成功驱逐原住民,或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

——摘编自陈燃《简明希腊史》

材料二:1502年,西班牙岛(今海地)正式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岛上土著的军事反抗被镇压。1539年,西班牙在古巴设立都督府,掌握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从1493年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起,西班牙人大约用了近一百年时间,建立起了北起北美大陆中部、南到南美大陆上的智利和阿根廷的超级殖民大帝国。在被征服过程中,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幸存者被赶到种植园劳动。为补充劳动力,16世纪开始西班牙从非洲大量输入黑奴。

——摘编自赵卓煜《西班牙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影响。
2024-05-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历史上,棉花资本主义留下一系列充满矛盾的遗产。它让无数人获得了财富,从中受益,但它同时让更多人受尽磨难,成了受害者和牺牲品。正如贝克特所说,棉花资本主义是一个关于控制和剥削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关于“自由和创造性”的故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1到图3世界棉花产业的发展概况.
(2)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贝克特的话
2024-05-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张店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塞尔登中国地图》长160厘米,宽96.5厘米,采用中国古代风景画手法,使用汉字标注,并采用上北下南方位,同时标识了欧洲风格的罗盘和比例尺条。图中明朝信息最为丰富,北京城、黄河、各省边界等都有详细描绘,但却仅位于地图左上部分,中国南海前所未有地占据了中央位置。地图展现了东亚和东南亚全貌,覆盖了西起印度洋、北抵日本海、东南达印尼中部诸岛的广大地区。该地图准确性较高,但它并非一幅中国传统的陆地舆图,而更可能是一幅航海路线图。这些航线以中国南部的泉州与漳州港为起点,形成一个网络,最远可达地图最西端的印度卡利卡特港,图中还标注了如何前往也门、阿曼和霍尔木兹海峡。有学者根据图中信息判定,该地图为明末中国人所绘。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摘编自(加)卜正民著《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东方大航海时代》等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明末中国对外交往有哪些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者判断这幅地图为中国人所绘制的依据是否充分,并说明理由。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的发现,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繁盛。美洲的特产迅速传播到欧亚大陆,非洲所产的咖啡传到欧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尔等城市。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一个世纪之内,西班牙的物价上升四倍以上。从事商业的人发了大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有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削弱了。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16世纪以来的世界是欧洲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世界,这之前各大文明相对而言各自独立发展,有往来但并没有给对方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后,这一切都变了。欧洲1850年时的所有优势都产生于1750年以后的“科学文化”要素,特别是在英格兰,这些要素包括:越来越强的读写能力和印刷术、科学社团的发展、比较容易听懂的公开演讲等。这是近代中西文化的大分流,它源自各种变革,成就了西欧的近代霸权。

——摘编自陈恒《谁在叙述谁的全球史:不对等与历史书写的陷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的发现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方面分析欧洲“从边缘走向中心”。
2024-05-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玉林市高三下学期5月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这个过程中既有为躲避专制迫害、改善自身的物质境况、或谋求致富和发展的机遇而进行的自愿移民,也有在外力胁迫下违背主观意愿的被迫移民。

材料二:下图是有关英国17-19世纪人口变化的统计情况(单位:万人)。

——根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

(1)根据材料一中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最能反映材料一中“自愿移民”和“被迫移民”的典型例子各一?并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带来的负面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024-05-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材料一   1518321日(麦哲伦航行前),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材料二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出发时有5条船,在穿越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峡时损失了两条船,横渡太平洋用了80天,这期间船上的淡水和给养都严重不足,许多船员因此得了坏血病,航行期间,共有19人死于此病。到达菲律宾后,麦哲伦在与当地人血腥厮杀中死去。剩余的两条船在收购香料后返回时,一条被葡萄牙人捕获,最后仅有破损严重的“维多利亚号”经印度洋和非洲返回西班牙。

材料三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的身亡地,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

铜碑正面文字:

拉普拉普。15214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铜碑背面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4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马克坦岛与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5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9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据《艰难的壮举:麦哲伦与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特点。
(2)对同一历史事物,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谈谈你对麦哲伦远洋航行的看法。
2024-05-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