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圣灵佑助,我获得了并后来彻底明白了一种思想,就是,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到达印度,——这思想由我报告于国王陛下斐迪南和女王陛下依萨伯拉,而我们王上乐于供应我所需的人手和船只数量,并把我提拔到上述大洋的提督职位,管辖西距佛德角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一百哩,穿过南北两极的那条想像界线(指教皇子午线)之西的全部区域,他们又给我副王兼知事的称号,统治在该线以外我所发现的全部陆地和岛屿,而且准许我把上述的职位和称号传给我的长子,然后子子孙孙世代相承;此外,他们赐给我从我将治理的地方所获得全部东西的十分之一、以及从这些地方所收到进款和利润的十分之一……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而被摩尼康古人称为赤潘哥的小西班牙在内。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哩长的小西班牙岛上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节选自《世界中世纪史原始资料选辑——1506年5月4日哥伦布遗嘱》


(1)根据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新航路开辟的动因或条件,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15世纪末,西、葡两国率先开启近代欧洲的海外扩张之路,并通过《萨拉戈萨条约》把整个世界划分为两大势力范围。随着以民族为核心、以新君主为代表的近代国家在欧洲的普遍确立,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等也加入到对外殖民扩张中,并将之视为挥卫民族利益,巩固主权国家的正义行动,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不同规模的霸权体系。至18世纪中后期,西方现代文明已经在东方传统文明面前确立起不可动摇的绝对优势,越来越多的新辟大陆和亚洲大陆的古老国度被纳入到欧洲的势力范围。欧洲以一种暴戾的方式开启了全球化进程。

——摘编自赵林《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文明分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欧洲殖民扩张的条件。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为适应世界性贸易的需要,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经营某一地区贸易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银行、信贷、汇兑等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世界性交往使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特产变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如印第安人培植的可可、咖啡、烟草等逐渐成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品丝绸、瓷器、茶叶、棉布、香料等,也由于市场的拓宽,流通量也大大增加。意大利各城市国际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伦敦、巴黎、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等所代替。英国、法国、尼德兰也取代意大利成了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

——摘编自熊家利、彭顺生《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商业革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4-04-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对亚洲的渗透可上溯到13世纪中期,教皇英诺森四世和法国的路易九世派遣一些……教士到中亚大可汗宫廷中布道。1294年,马可·波罗在中国居住了17年之后回到欧洲。马可·波罗游历的故事激起了欧洲的好奇心和商业欲望。蒙古人将亚洲和东欧联为一体曾便利了此种商业交往。但是,如我们曾经谈到过的,帖木儿掠夺性的征服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越来越阻隔了此种交往。土耳其人并非有意损害贸易,而是他们没有能力促进贸易。

——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下图反映了19世纪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可用来研究19世纪世界经济领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判断依据。
2023-11-20更新 | 48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航海壮举按照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郑和首次远航   ②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③麦哲伦环球航行
A.①②③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
5 .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不可以得出
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
C.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D.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译自[意]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二   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依据材料一,概述哥伦布远航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7 .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艺复兴的兴起
C.新航路的开辟D.罗马帝国的征服
8 . 下图所示是世界历史时间轴中的新航路开辟。若赋予“新航路开辟”这一节点以世界意义,可以是(     

   

A.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西葡两国积聚了大量财富
C.开启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D.使东西方开始有了接触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人一不小心,打通了世界的“任督二脉”

——摘编自陈磊《半小时漫画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欧洲人打通世界的“任督二脉”所指的事件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事实上,直到1780年,这些国家生产的原棉和棉纺织品数量远大于欧洲和北美。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的资本家和国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棉花产业的中心。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19世纪世界棉花产业中心的变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情况

亚洲除日本外,绝大多数地区已经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非洲列强瓜分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
拉丁美洲除殖民地外,宣布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材料四

1804海地独立
1881苏丹爆发反英起义
1882埃及掀起反英斗争
1885印度掀起反英斗争
1894埃塞俄比亚发动抗意斗争
1905年—1911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1910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11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四各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10 . 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018-03-18更新 | 447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