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17世纪末至18初期中叶,一个北大西洋上的岛屿开始左右国际事务,成为一个控制着四分之一地球并且影响更为深远的帝国中心,让历史学家瞠目结舌。这源于(   
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的完成
C.启蒙运动兴起D.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3-06-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2 . 哥伦布曾在日记中写道:“臣于同月向二位陛下呈上了关于印度地区和一个叫作大可汗的君主的奏书……二位陛下即令臣率一支装备充足的船队前往印度各地,并令臣一改寻常的路径,不由陆路东行,而是跨海而西。”这段日记可用于研究的问题是(     
A.传统商路的中西交流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欧洲贸易中心的改变D.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023-06-02更新 | 739次组卷 | 14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他们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2023-05-28更新 | 163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和下西洋之时,中国仍然处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属于内敛的“大河文明”,讲求“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因此,郑和下西洋时虽然也“用兵海外,并不是用武力‘宣示国威’,或殖民其他国家。郑和这支部队的主要作用是维和,‘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任何军事行动后都未居功要挟或奴役其国”。在探索海外未知领域时仍然是以和平、稳定、厚重、交流作为精神向导,有助于东亚地区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形成,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有限。

在早期的航海探索中,由于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西欧人并不了解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虽然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财力物力支持,但没有航海地图、缺少气候预测、造船技术有限,当时的航海探索可以称之为百分之一百的冒险。西欧人在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类勇气的力量,强化了征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进取精神。因此,地理大发现不仅从物质上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从精神上确立了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坚毅、斗争、进取、征服甚至是掠夺、霸权等处于强势地位的精神支柱,在与东方讲求儒雅、平和、稳定、固守甚至是忍让、懦弱等东方文化精神相碰撞时,当“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近代出现冲突时,西方文化的进攻就自然处于上风状态,为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精神基础。

——摘编自刘鹏《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1)根据材料指出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相比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的开辟是一次百分之一百的冒险”的原因,并说明冒险成功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影响。
2023-05-2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很长时期内,我国的教科书都使用欧洲通行的“地理大发现”,但一些学者认为,“地理大发现”重点强调欧洲人对未知大陆的发现。目前,我们的教材用“全球航路的开辟”来代指这一历史事件。这体现了(     
A.欧洲中心论到全球史观的变化B.民族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变化
C.近代化史观到全球史观的变化D.欧洲中心论到革命史观的变化
7 . 近代以来,世界各地的联系不断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才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及依据。
(2)材料二所示的世界贸易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图中实线)。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根据这些规定,中、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属于(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荷兰
9 . 16世纪下半叶,美洲的银产量快速攀升,欧洲的银产量迅速下降,16世纪末,欧洲的银流通量空前增大,但这些银都来自墨西哥和秘鲁,而非中欧。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民主政治确立
C.城市化的扩展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023-05-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在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该学者意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导致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B.受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
C.体现了多重历史因素的影响D.揭开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序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