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祈风是宋代市舶司主持的一种典礼。南宋泉州知府真德秀曾作《祈风文》,“惟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过失)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两祷焉。”泉州九日山保留的十段祈风摩崖石刻是全国唯一的祈风石刻群。

——摘编整理自庄景辉《泉州祈风石刻考释》

材料二   1314世纪意大利商人开始向中国进发,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家族来到中国,热那亚商人在泉州建立了“商站”。意大利商人通过与中国的直接和间接贸易,掌握了在欧洲出售东方商品的垄断权。意大利商人从英、法等地运回羊毛,在本土组织呢绒生产,将呢绒运到地中海东岸地区销售以换取东方的商品。呢绒制造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中迅速崛起。出于海上贸易和争夺制海权的需要,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都建立了自己的庞大舰队,造船业也随之兴起。在商业的实践中,意大利商人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谋略和经商方法。比如在商业活动中实行“委托制”“股份制”,同时“保险业”“票据”支付方式等也逐渐开展起来。……地中海区域的商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并对欧洲历史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促进作用,西方史学家把上述现象称之“地中海商业革命”。

——摘编自张铠《马可·波罗与“泉州—威尼斯”轴心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祈风石刻在泉州大量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中海商业革命”如何推动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
2021-11-0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摘编自《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美国)教科书的第一个错误是淡化先前探险家的重要性。1492年之前,其他各大州就有人多次到达美洲。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到达了一个“新”大陆。在众多被教科书遗漏的重要因素中,首先是军事技术的进展。1400年前后,欧洲统治者开始使用大型枪炮并学会在船上装备它们。欧洲连续不断的战争助长了这种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又导致射击、军事演练以及围攻技术的发展。关于哥伦布的动机,史料讲得极其清楚,但是大多数教科书在描述哥伦布时,并不敢说追逐财富是他们来到美洲的动机。

——摘编自【美】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材料三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历史教科书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上存在错误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希腊化文化”进行合理解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后世界文化交流呈现的特点,并指出“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这一时期文化交流的历史意义。
4 . 1565年,西班牙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T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B.迪亚士的远航
C.达·伽马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以及病菌等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这些生物交换对人类造成了迥然不同甚至出人意料的影响,一些人因为传染病而死亡,而另一些人由于食物供应的增加和品种的丰富而发展壮大。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结合所学,依次写出材料一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航线对应的开辟者的名字,并分别用一句话指③、④两条航线开辟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6 .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在北大四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并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开辟了其他航路。下图中①②航路开辟者分别是
A.巴伦支卡蒂埃B.哈德逊塔斯曼
C.卡蒂埃德雷克D.巴伦支塔斯曼
7 . 公元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规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得到成功,征服改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材料二   陛下可以统治此地……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眼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污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材料三   江苏下江民间半植木棉,太仓属地尤为多。妇女终岁纺织,以资生活。洋纱初来之时,民间并不喜用,间有掺用者,布庄收买后,致销路濡滞。上海自设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浙江过去家家户户纺纱织布,自从东洋日本机器纺纱进口后,‘纱细而匀,乡人购以织布,不复有人纺纱矣。’

——于素云等《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四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殖民主义作为资本主义一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前进过程中有罪恶,也有贡献。过去我们评价殖民主义时几乎从政治斗争角度考虑,简单地站在所谓人民的立场上,并非从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更替角度去考虑分析、评价。只有科学地认识殖民主义产生、发展,以及历史影响,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得出正确的答案。

——何娟《关于殖民主义历史影响的再评价》


(1)根据材料一、二的描述,指出“我”是哪位著名航海家?“陛下”是哪国王?“印度大陆”实际上是哪里?并归纳他们远洋航行的真实目的。
(2)材料三中描述了什么历史现象,它造成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的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3)依据材料四,并联系所学知识,客观地评价殖民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2021-02-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位意大利航海家有了一个既简单又天才的想法:如果地球像亚里士多德假想的那样是个圆球,那我们就可以直朝西航行,最终总会到达东方。1492年,他开始实践自己的想法。这位航海家最终
A.到达了东方B.到达了非洲南端
C.完成了环球航行D.发现了“新大陆”
9 . 但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思想推手,而该历史事件又反过来成为思想发展的有力助推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开辟的新航路。面对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大西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精神动力来源于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

材料四   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请说明与这一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谈谈你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理解。
(3)根据材料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