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与影响】

材料一   几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113世纪,亚洲成为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源地,这些贵重商品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与匹敌的,如丝绸、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药材和香料。欧洲人为了从东方输入香料和其他贵重商品,必须支付巨额黄金。因此,对他们来说,对香料和黄金的渴求是合二为一的。特别是在新兴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这种需求更加强烈。一方面是由于西、葡处于欧洲大陆的边地,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对东地中海的控制,亚洲商品经过层层加码后才能到达比利牛斯半岛。同时,西、葡金银矿藏比较贫乏,加剧了其经济的拮据状态;另一方面是西、葡长期以来受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统治,习染了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收复失地运动使西、葡重新恢复了统治者地位,封建主义的贪欲如同火山,喷涌而出。这种恶性膨胀的贪欲与国内金融的困境形成巨大的反差,这种反差使西、葡把掠夺的矛头指向外部世界。

——摘编自张黎夫《试析西、葡积极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兼论西、葡新航路开辟的性质》

材料二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面貌,加速了封建经济的崩溃,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西欧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超越了亚、非、美洲的许多国家。西欧殖民者在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阻碍了殖民地各国正常的历史进程。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正如马克思的精辟论断:在原始积累历史上,一切在资本家阶级形成过程中起杠杆作用的变革,都是历史上划时代的事情。那么,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影响已被无数史实证明是深远的。

——摘编自杨凤霞、宁波《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葡萄牙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615日,郑和率领27800多人,分乘208艘木制帆船,由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28年之久的七下西洋的壮举,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波斯湾沿岸、非洲东海岸,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的宝船,最长的长44.4丈、宽18丈,排水量14000吨,载重量7000吨,俨然海上的巨无霸。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朝宫廷宴请各国使节的宴会上,响起了这样的歌声:四夷率土归王命,都来朝大明。万邦千国皆归正,现帝廷,朝仁对。明成祖死后,因航海耗费巨大,被迫终止。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   哥伦布,1452年出生于热那亚西班牙籍织布工人家庭。大海是哥伦布成长的舞台,从水手到船长到航海家,这是他的人生轨迹。1492年,哥伦布与西班牙王室签订协议:“作为海洋领主的陛下,从今以后赐予克里斯多芬哥伦布以‘唐’的尊号(贵族尊号),并委任他为一切海岛和大陆的司令。一切商品,不论是珍珠或宝石,黄金或白银,香料或其他货物……凡是在司令管辖范围内购买、交易、发现或夺得的,他都有权把全部获得物的十分之一留给自己,其余的十分之九应呈献给陛下。”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14928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87名船员扬帆远航。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颠簸,横渡大西洋,于14921012日清晨,到达了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郑和远洋航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和与哥伦布远航的不同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