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和下西洋之时,中国仍然处于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属于内敛的“大河文明”,讲求“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因此,郑和下西洋时虽然也“用兵海外,并不是用武力‘宣示国威’,或殖民其他国家。郑和这支部队的主要作用是维和,‘其蛮王之梗化不恭者生擒之,寇兵之肆暴掠者殄灭之’,任何军事行动后都未居功要挟或奴役其国”。在探索海外未知领域时仍然是以和平、稳定、厚重、交流作为精神向导,有助于东亚地区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形成,但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影响有限。

在早期的航海探索中,由于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缺乏,西欧人并不了解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虽然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财力物力支持,但没有航海地图、缺少气候预测、造船技术有限,当时的航海探索可以称之为百分之一百的冒险。西欧人在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类勇气的力量,强化了征服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进取精神。因此,地理大发现不仅从物质上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从精神上确立了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坚毅、斗争、进取、征服甚至是掠夺、霸权等处于强势地位的精神支柱,在与东方讲求儒雅、平和、稳定、固守甚至是忍让、懦弱等东方文化精神相碰撞时,当“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近代出现冲突时,西方文化的进攻就自然处于上风状态,为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精神基础。

——摘编自刘鹏《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1)根据材料指出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相比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的开辟是一次百分之一百的冒险”的原因,并说明冒险成功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影响。
2023-05-2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一向把认识上帝作为人的重要任务,彼特拉克从重视人的价值出发认为,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不仅弘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大放光彩,同时也叩开了工业时代科学理性精神大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已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理性精神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理性精神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使人们看到了人类开创世界未来的潜力和希望。

——摘自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上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彼特拉克的地位及代表作,概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5世纪末完成“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的航海家,从价格革命的影响角度阐述材料二中加着重号的句子。
2022-04-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这千年之间,亚洲是片令人激动且充满创造力的广阔天地。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五座都市,并且全都位于大帝国的心脏地带。诸如德里,北京与伊斯坦布尔等少数都市至今仍是重要城市……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的发展;在几千年的时间中,“东方”发达和“西方”不发达是一种常态,这种态势一直延续到资本主义在西欧出现。

——摘编自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材料二   中世纪城市培育了很多新的经济理念。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物品满足需要即可。而11世纪以来的城市逐渐形成了新的认识,即各种有用物品都可用货币标准来衡量,因此获取货币便成了获得更多物品的途径。在早期基督教价值观影响下,财富只被看成维持“生存”的手段,现世生活应奉行苦行主义。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财富被当作价值增值的资本,放贷可以收利的意识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扎根。同时,市民将所获部分财富用于改善生活,其大胆的消费实践似乎并没有被上帝惩处。

——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古时期亚洲成为世界中心的原因,并说明中古西欧“不黑暗”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城市新的经济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对欧洲转型的作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便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远航尝试。
2022-05-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改变历史走向的大航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西方对中国及远东的向往和关注,“诱起”了哥伦布决心漫游东方以至发现美洲,并由这种地理大发现进而导致了新的世界格局之确立。马可·波罗之后,大批意大利籍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将“天主福音”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一并传入中国,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胡适认为:“重点并不是向后,即重回古典发现传统,而是向前,即推动启蒙运动和建设民族国家。”

——摘自周宪、[美]乔纳森·纳尔逊《意大利文艺复兴与中国》

材料二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美洲,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而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则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最后甚至远至澳大利亚,导致那里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引起了商业革命,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对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西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影响着全世界。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态,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加速了世界人民的交融。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新航路开辟始于哪个世纪?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世界影响。
2023-04-14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文明交汇与世界联系】

材料一   波斯帝国领土广大,印度流域文明、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都聚集在它的版图之内……波斯帝国的第三代皇帝大流士一世积极开发海洋,建立全世界最强大的舰队,游弋于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爱琴海和黑海等广阔的水域之中,大大加速了三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次文明大汇合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深度和广度也是空前的。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延续到“希腊化时代”约六个世纪之久,其源头则更久远,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二、三千年。那时,文明大汇合的中心是西亚,由于东方文化源源不断输往西方,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摘编自李忠存《试析波斯帝国时代的文明大汇合》

材料二   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而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时代文明大汇合出现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汇的角度谈谈世界联系加强的影响。
7 . 【古代文明与人类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主要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3-08-09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他们只是卓越的水手,并不拥有巨额的资财,单凭其个人力量是无法承担航海开支和组建船队的。在他们的首次航行中,葡萄牙国王给达·伽马提供了四艘帆船,西班牙国王给哥伦布提供了三艘帆船,给麦哲伦提供了五艘帆船。西班牙国王答应哥伦布享有新大陆1/10的收入,允许麦哲伦船队拥有所发现的岛屿和大陆收入的1/20,后又增加至1/15。早在1419年,葡萄牙的亨利五世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地理研究院,像迪亚士、麦哲伦、达·伽马、哥伦布等一批优秀的航海家都曾先后在这里学习过,亨利王子亲自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海外航行。

——摘编自张黎夫、张大春《对西、葡开辟新航路的再认识》

材料二   从马尼拉开往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除少数年份外,都可以称之为“丝船”,因为船中载运的货物中,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一直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每艘船仅丝织品至少有10万匹,多的可达40万匹。直至18世纪末,在墨西哥的进口总值中,中国丝绸等商品就占了63%。随着“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许多拉丁美洲的农作物品种,沿着这一条航线先传到菲律宾群岛,然后又由中国福建商人传入福建乃至全中国。据估计,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据记载,早在16世纪,墨西哥城和阿卡普尔科就已出现了“唐人街”或“唐人城”。

——摘编自廖大珂《漳州月港与大帆船贸易》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葡萄牙和西班牙国王支持新航路探索者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伽马、哥伦布在“新航路探索”中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香料的用途广泛,可用来烹饪菜肴、配制药剂、制作香薰。在大部分欧洲人眼中,香料比黄金更加重要,是欧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3世纪以来欧洲进入小冰河期,气温偏低且十分干燥,不适合种植肉桂、丁香和胡椒等作物,因此高度依赖产自印度、中国及东南亚的香料。在传统贸易体制下,香料需要辗转陆路和海路,或横跨中国及欧亚草原,或途经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后进入地中海,最后才能抵达欧洲,耗时极长且运费高昂,一路上香料要在不同商贩手中转手十余次,每次转手都会使价格飙升。阿拉伯人为了维护自己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还隐瞒各类香料的原产地,以便坐地起价,攫取大量财富。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切断了亚欧之间历史悠久的陆路香料贸易通道。为满足本国对香料的需求,欧洲国家纷纷寻找新的海上航线。

——整理自【美】劳伦斯·贝尔格林《黄金、香料与殖民地—转动人类历史的麦哲伦航海史》

材料二   17世纪的东南亚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贸易中心,欧洲国家如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都争相进入东南亚,设立贸易据点,以谋求殖民扩张和商业利益。除了直接同当地商人进行香料交易之外,欧洲国家还在东南亚设立贸易公司,通过垄断贸易和殖民政策,获得了更大的利润和控制权。例如,17世纪20年代荷兰通过血腥屠杀独占班达群岛,垄断了肉豆蔻的生产;17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毁树政策提高香料售价,并获得了丁香贸易垄断权。自此荷兰在世界香料贸易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整理自金祎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香料贸易》

(1)根据材料一、归纳15世纪欧洲国家开辟香料贸易新航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世纪世界香料贸易的新变化。
10 .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的殖民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邪恶,不杀人、捕人,不谙武器。彼等胆子甚小……鉴于此,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土地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外,这里还生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摘编自(意)哥伦布著,孙家堑译《航海日记》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传播


——引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主要表现。
2021-05-0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