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根源:14到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求增加。
(3)精神动力: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冒险精神。
(4)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了旧商路。
(5)客观条件:_______________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提出;造船技术的提高。
2022-09-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导学案)-导学案(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王国称为“帝国”时,是在指一个摆脱了教皇控制的独立主权国家。所以,英国人主张他们有权到伊比利亚势力(西班牙﹑葡萄牙)尚未渗透的地区从事殖民探险活动时,尽管有着丑恶的动机,但从某些方面看却是在向其他民族国家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材料意在强调英国早期殖民扩张(     
A.推动了世界殖民霸主的更替B.受到民族主义思想影响
C.削弱了英国人对宗教的信仰D.适应了自由主义的要求
2022-08-26更新 | 96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随着1517年埃及被土耳其人占领,从东亚、南亚等地运送过来的商品被奥斯曼帝国加价10倍后再卖给欧洲。这一状况促使( )
A.欧洲国家积极支持海外探索B.奥斯曼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
C.拜占庭帝国由强盛走向衰落D.基督教在西亚得到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图1是古巴比伦世界地图;图2是古希腊地理学家赫卡泰厄斯世界地图;图3是古罗马地理学家梅拉的世界地图,大约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以赫卡泰厄斯的世界地图为基础,是约公元1世纪复原版,以幼发拉底河为中心,周边为前6世纪复原版。图1—图3所示说明(     
A.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扩大
B.梅拉准确描绘了罗马共和国疆域
C.古希腊建立了横跨亚非欧的帝国
D.公元1世纪前全球建立了全球联系
2022-08-08更新 | 27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年7月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49年9月,俄国探险家捷日纽夫和阿列克塞的船队绕过亚洲东北端——楚克茨角(或大石角),通过了亚、美间的海峡(后称白令海峡),证明了亚、美大陆隔海相望;1740年,白令奉沙皇之命又开拓了从阿瓦恰湾到阿拉斯加的航路,踏上了美洲大陆。这些航海探险活动(     
A.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B.进一步开阔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
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D.表明俄国航海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如果不存在从中世纪以来就形成的东西方贸易失衡及其对东方商品的强烈需求,西方绝不可能在15世纪里发动地理大发现。”这句话表述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新航路开辟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C.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D.科学技术发展支持新航路开辟
2022-07-27更新 | 59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葡萄牙通过新航路,在印度的马拉巴海岸和马来半岛的马六甲建立了永久性的商业基地,控制从东印度群岛西运的香料和从中国西运的其他商品,垄断了欧洲对东亚、南亚的贸易。由此可见,开辟新航路意在(     
A.满足对财富的渴求B.加强东西方经济交流
C.开启欧亚直接联系D.控制东西方交往之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中国丝织品物以稀为贵,以致不得不颁布一部限制奢侈法来禁止男子们穿丝绸衣服。在中世纪,元代中国的丝织品和绘画与意大利和文艺复兴的形成并非毫无关系。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创立,东方的各种产品纷纷朝欧洲涌来,随之带来亚洲的各种艺术产品,尤其是中国某些艺术品。

——摘编自(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

材料二   地中海地区曾经使用的是一种横帆帆船,这种帆船在气候恶劣时较易于驾驶。阿拉伯人使用的是高大的三角形纵帆帆船,它操纵灵活,能逆风行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纵帆帆船传入地中海地区,进而传到大西洋。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设计师结合两种帆船的优点。制造出三桅船,可在任何天气里航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19世纪成为一个突出的时期,这个时期欧洲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坚信他们处在进步的最前沿,体现了世界顶级文明——如此露骨的自信在19世纪前不曾有过,一战以来也未再出现。

——据(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中国传入欧洲的文明成果有哪些,并结会所学知识概括其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欧洲是站在东方的肩膀上崛起的”……说法的合理性。(至少举二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以来欧洲人自信心下降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和王后决议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使其皈依吾神圣基督教。由此可见,哥伦布远洋航行的原因是(     
A.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
C.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D.古典理性精神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哥伦布的探险事业难以得到支持,缘于一些过分的要求,如“航海司令”的头衔,10%的战利品回报,将他发现的每个国家的总督权过继给他的后代等,但最终西班牙统治者同意了哥伦布的要求,授予他“海军上将”的称号,并享有任何发现的新大陆上的贸易特权。这体现出西班牙(     
A.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缺乏必要的地理知识
C.对外航海的掠夺本质D.垄断东方航路的企图
2022-07-21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