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文献曾记载新航路开辟前的香料贸易西班牙人从古以来就由红海沿岸、由阿拉伯、由恒河流域诸地输入香料和草药,只是不如现在的数量多。他们到这些远地去寻求香料,用我们西班牙的货物交换。在长期内,埃及的国王曾从事香料贸易,他们购买阿拉伯人的、波斯人的、印度人的和其他亚洲人的香料和东方的药品,并把它们卖给西徐亚人、日耳曼人、意大利人、法兰西人、希腊人、摩尔人和其他欧洲人……香料也沿着流入波斯海的幼发拉底河运输。由这条河岸到大马士革、阿里科、贝鲁特以及地中海岸的其他港口。而埃及的苏丹与印度进行贸易,通过红海获得香料。离开红海首先走陆路,然后顺尼罗河而下,把香料运到亚历山大城……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说说新航路开辟前香料贸易所经过的主要路线,并将它们与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路线进行比较。
2021-10-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伦布到达了“新大陆”。但使哥伦布失望的是,这里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多黄金和香料。尽管如此,土地对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哥伦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财富需求。由此可知,哥伦布远航
A.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具有深刻的经济动因
C.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D.深受价格革命的影响
2018·上海·高考真题
3 . 地理学与“世界观”地理学被称为“历史之眼”,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图



材料二   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大事记

年代重要事件
1583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介绍世界五大洲和地图论
1602利玛窦绘成《坤余万国全图》北京刊印
1623传教士艾儒略著成《职方外纪》系统介绍五大洲知识
1668康熙帝命令传教士南怀仁等编成《御览西方要纪》介绍西方风俗、国土流传颇广
1782纪昀编成《四库全书》,书中怀疑《职方外纪》所载为妄说
1848徐继畲《瀛寰志略》刊行,因弃华夷之说,被士大夫视为异端
(1)地图C没有标明时间,推测地图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2)三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世界观的看法。
2021-08-13更新 | 90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7课)-五年(2018-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课精练(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公元8-9世纪,阿拉伯人将世界各地的文化翻成了阿拉伯文并保存下来。14世纪,不少典籍流回到欧洲,这
A.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C.加速了法国大革命爆发D.奠定了启蒙运动的基础
5 . 哥伦布自幼信奉基督教,热爱航海,在读到《马可·波罗游记》后,对东方的财富产生了强烈渴望。他相信地圆学说,认为西行可获得大量黄金和财富,1492年在西班牙女王的资助下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开始远航,结果“发现”了美洲。材料表明哥伦布
A.最早发现和到达美洲B.首航美洲具有必然性
C.寻求财富而远航美洲D.远航因素具有多重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个时间东方的商路转移了,但是在土耳其势力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的原因之间极少或根本没有联系。

——马锋、苏巍峰《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与新航路开辟的关系》

西方许多著作说由于奥斯曼帝国兴起后,控制了地中海东部的贸易,西方人为了获得东方的香料和其他产品,不得不开辟新航路,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欧亚商路有三条

东起中国、经中亚腹地至小亚细亚(中间有多条支线)的商路。

从印度洋进入波斯湾,由波斯湾登陆,陆路到达叙利亚,商品由叙利亚转往欧洲

一条是经印度洋过红海到达埃及,再从埃及转往欧洲。叙利亚和埃及是必经之地。

材料三 奥斯受帝国的势力在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1516年占领叙利亚;1517年才征服埃及。

材料四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并建立横跨三洲的军事帝国后,既威胁地中海商业主角威尼斯,也与后来的荷兰、法国、英国形成对抗,的确“阻隔”了荷、法、英的东方商路,因为奥斯曼帝国在14世纪至17世纪对欧洲有过较大的威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的近东殖民》与石海龙《新航路开辟原因之“土耳其阻断旧商路说”教学思考》等


(1)指出材料一中作者的观点与教材观点有何差异。
(2)结合材料二、三四的信息,为材料一的观点寻找依据。
(3)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在1500年前后已经开通,这条航线是最佳航线。但16、17世纪,英国人和荷兰人却在继续探索经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到达美洲、经寒冷的北冰洋到达亚洲的新航线。英国人、荷兰人继续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
A.为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为本国工业发展寻找原料
C.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威胁商路安全D.西班牙葡萄牙对最佳航路的垄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诞生于15世纪中叶巴塞罗那的《康梭拉多海商法典》规定“如果一名引航员不了解当地水域,却声称自己非常了解,而又无法提供他所承诺的引航服务,那么他就应该立即被斩首,对他不需要有任何怜悯和仁慈。”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伴随暴力冲突B.航海立法有利于新航路开辟
C.地理知识获得较大突破D.法典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这也是他向各朝廷提出的方案。1484年,哥伦布向葡萄牙国王请求资助时,遭到拒绝。两年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朝廷,起先也遭到拒绝,但在哥伦布所描绘的新航路开辟后的前景的劝说下,最后赢得了伊莎贝拉女王的支持。149288日,哥伦布率领由可靠的水手和饱经风霜的能干的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帕洛斯角启航……

——摘编自【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543年以来,西班牙殖民者在西属美洲秘鲁发现了大量银矿,获得了大量白银西班牙王室设想用这些白银与亚洲进行大规模贸易,开辟往返太平洋,即亚美之间的新航路便显得急迫起来。著名航海者乌尔达涅举受到勒加斯比资助并出任了勒加斯比组建的船队的舵手。乌尔达涅塔经过130天的艰辛历程,终于开辟了亚美新航路,在途中坚持写下了详细的航海日记,以备后继的西班牙航海家使用。西班牙一跃而为世界最大的白银帝国。

——摘编自张箭《论亚美跨太平洋新航路的开辟》


(1)根据材料一,高概括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支持哥伦布远航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析亚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远航和乌尔达涅塔远航的相同点。
2021-06-19更新 | 20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