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各种圈养的动物,尤其是马、牛和羊,是东半球的一个重要贡献;东半球的谷类植物也很重要,特别是小麦、黑麦、燕麦和大麦。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番茄、鳄梨、白薯、花生、以及若干品种的蚕豆、南瓜和笋瓜。这些现象表明(     
①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而言利大于弊   ②东西半球间的物种交流具有双向性
③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④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4-07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4·四川泸州·二模
2 . 1500年葡萄牙人首次来到巴西时,他们将印第安人的形象描述为“单纯懵懂的原始人”;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眼中印第安人“食人族”野蛮形象开始占据主位;后来,又将印第安人描述为“懒惰者”、须由黑人取代。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印第安人的形象变化
C.巴西社会结构逐步转变D.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完成
2024-03-15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一下期中模拟预测卷(天津专用)
3 . 16世纪末,美洲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但拥有优质土地的种植园主并不种植谷物,所需粮食则从旧大陆高价购入。这一现象表明美洲(     
A.找到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B.人口锐减降低了粮食需求
C.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断D.经济秩序受价格革命冲击
2023高二下·陕西·学业考试
4 . 500年后的三四百年中,人类社会接连上演了一出出走向现代化的剧幕。它们震撼着封建秩序,逐步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唱响了工业文明的时代凯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出自中国地图出版社普通高中教材《历史地图册·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在18世纪80年代间,生产力确实有了惊人的发展,或者,如现在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生产力有了“一个进入自驱动发展的起飞”。更确切地说,当时产生了一个机械化工厂体系,它以迅速降低的成本极大量地生产商品,以致它不再是依靠原有的需要,而是创造出其自己的需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写出左图反映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3)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两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的根本原因。
2024-02-24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高一下期中模拟预测卷(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美洲的玉米在伊比利亚半岛推广开来,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并传入各欧洲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开辟与物种交换B.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D.欧洲饮食习惯的变化
23-24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学者指出:哥伦布在1492年抵达美洲之后,不仅引发了跨越大陆大洋的人口、商品、文化、制度等的交流,还带来了一种生态环境上的交换,包括物种、疾病(含微生物)生态体系等。该学者重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A.造成美洲原有社会解体B.改变世界人文生态格局
C.促进了全球物种大交换D.推动商品的洲际间流动
2023-11-16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7 . 从1519年开始的100年里,墨西哥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2500万,因天花、麻疹等病死亡只剩下75万。欧洲人将牛、马、羊、猪、小麦、葡萄、橄榄等带到美洲。据统计,现今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大约有1/3起源于美洲。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殖民扩张加速社会转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起步D.资产阶级统治在各国相继确立
2024-02-07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其人与“旧世界”发生的人口爆炸之间,是有关联的。印第安人向世界贡献出5项颇具价值的作物:玉米、马铃薯、甘薯、豆类、树薯,这些作物后来得到广泛种植、食用。就地理分布而言,玉米恰好位于水稻和小麦的生长带之间。世界玉米田每单位平均产量几乎是小麦的两倍。美洲食用作物的最大优势,正在于它们对土壤,天气与栽培的要求与旧世界作物全然不同,生长季节也与后者有异。美洲作物往往不会与旧世界作物竞争,反而与之互补。1492年之前的无用之地,因这些美洲植物的进驻,也变得能栽种粮食了。在许多地区,由于美洲作物对阳光,雨水或其他因素的要求与旧世界作物不同,农人可以排除休耕季了。

——摘编自[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材料二   自17世纪初第一家荷兰酿酒厂成立以来,食品贸易和饮食文化使纽约焕然一新,食品企业通过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和运输创新为食品国际贸易奠定了基础,加上在战时为水手和士兵提供食物,纽约的食品制造对美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大量涌入的德国移民使纽约的啤酒厂成倍增长,纽约曾是19世纪美国最大的啤酒花种植基地。1862年,南北战争时期的啤酒消费税催生了美国啤酒酿造协会,这个以啤酒制造商为主的行业协会在很长时间内都以德语为官方语言。19世纪中叶兴起于纽约市内的肉类加工区,离时装区不远,到1900年,该地区已聚集了250家屠宰场和包装厂。

——摘译自[美]JoySantlofer《食品都市》(FoodCity:FourCenturiesofFood-MakinginNewYork)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洲作物外传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纽约跻身食品都市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世界食品(物种)交流进程中得出的认识。
9 . 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之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玉米的对外传播(     
A.新航路开辟之前已经传播到欧洲B.加强了亚非欧三大洲之间的文化联系
C.直接推动了清朝赋税制度的变革D.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
10 . 下侧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说明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B.论证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形成
C.阐述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
2023-04-29更新 | 869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