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5世纪90年代以前,运到欧洲的香料远不能满足欧洲人,但欧洲人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这一习惯持续到17世纪中叶,当另一类新的特殊口味的消费品,如咖啡、茶叶、巧克力等成为广大居民消费对象时,香料不再是人们奢望难求和大量使用的调料了。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B.提升了欧洲人生活水平
C.颠覆了欧洲的饮食文化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2 . 在美洲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3种外来植物,但1个世纪后,就有了91种外来植物,其中欧洲植物占了当地总植被的一半。1877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带,有153种不同的欧洲植物,50年后,潘帕斯草原上只有1/4的植物是原生植物。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美洲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改变D.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3 . 17—18世纪,随着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欧洲的小麦价格已经是玉米的两倍。玉米成为意大利中北部人的日常饮食,且常常是穷人的主食。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改良B.新航路开辟推动饮食结构变化
C.物种交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物种交流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2022-07-1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欧洲饮食文化在11-19世纪期间,经历了从农业饮食体系向工业饮食体系转变的历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冲破了区域性的限制,从而消除了各地区饮食内容的差别,打破了食物原料的短缺状况,改变了传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形成了营养饮食和科学饮食的新观念,使饮食更讲究食品质量与文化品味;新航路的开辟,使饮食礼仪进一步规范化,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消费文化,进而揭开了欧洲饮食文化的崭新篇章。

——摘编自朱基富《新航路开辟: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史料二   明末美洲作物的引进,产生了一个重大后果,那就是清代的人口爆炸。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1600年中国人口突破1亿,1700年约1.5亿,1800年达到3亿,1850年达到4.3亿。在250年的时间里,人口增加到4倍多,仅靠传统粮食作物是绝对无法支撑的,幸好这批强壮的新作物及时出现,将深山老林和不毛之地,尽数化为粮田。同治湖北《宜都县志》说:“山田多种玉黍(玉米),俗称包谷。其深山苦寒之区,稻麦不生,即玉黍亦不殖者,则以红薯、洋芋代饭。”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

(1)根据史料一回答,美洲新物种外传到欧洲,给欧洲饮食带来哪些变化?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末美洲作物的引进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接连派出好几支远征大军去讨伐匈奴,最后迫使匈奴各部落或者归顺,或者逃往沙漠地区。追击匈奴的结果使汉帝国以一个巨大的楔形物插过中亚,于是中西方商路的安全有了保证。中国丝织品是西方各地最为需要的,其至少占中国出口商品的90%;剩下的10%包括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和牲高,来自罗马诸行省的玻璃、珊瑚、珍珠、亚麻布、羊毛织品和黄金,其中黄金占首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一章新旧大陆,对比分明

第二章大征服者与夺命疫病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梅毒现身:一页病史

第五章食物与人口

第六章至今未停止的大交换

——摘编自【美】阿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并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
6 .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美洲国家的印第安人人口分布现状的说法有误的是
A.秘鲁——印第安人数量相对较少
B.海地——印第安人几乎难觅踪迹
C.美国——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
D.墨西哥——印第安人与其他族裔通婚形成混血人种
7 .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等。美洲也向世界食品作物库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该现象可说明(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推动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世界传统市场D.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
8 . 咖啡由原产地非洲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
时间传播过程
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
15世纪传播到欧洲
17世纪中叶后传播到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
18世纪传入拉丁美洲
据此可知
A.物种交流集中于彼此邻近地区B.物种交流提高了各地的抗饥荒能力
C.商贸活动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D.经济作物传播速度比农业作物要快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被引入西班牙。马铃薯作为粮食一开始并不为食用燕麦等谷物的欧洲人所接受。最初,欧洲人将马铃薯视作为观赏作物,只欣赏其花朵。17、18世纪,瑞典的约拿斯开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普及种植这种高产作物,同时法国也开始推广种植,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甚至下达法令强迫农民种植这种作物,不然就“削去农民的鼻子”。马铃薯由此在欧洲得到普遍推广。爱尔兰在17世纪中叶在全岛普及了马铃薯。在爱尔兰,每英亩地可以产出6吨左右的马铃薯,而燕麦等谷物则不到1吨。马铃薯比起其他农作物更易生长,收成明显也高多了,即使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仍有收成。这对于长期受英格兰压迫的爱尔兰农民来说无疑是福音。1760年爱尔兰人口为150万人,1841年攀升至810万人。

——摘编自潘雨晨《改写爱尔兰命运的七年饥荒:人口剧减,与英国决裂、大量移民美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马铃薯在欧洲得到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铃薯的种植对欧洲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冲突。数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互相隔绝的状态中。经过几千年时间他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甚至在形体特征上也产生了差别。这一过程一直扩展到全球,因而至公元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开始遍及全世界。当西方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进行其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也就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被迫移居到新的大陆,各个种族也因之而不再互相隔绝。欧洲人由于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居于领先地位而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世纪,荷兰取代葡牙掌握了东方贸易,将贸易范围扩大到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以至南非。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印度的纺织品等逐渐取代香料,尤其是胡椒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18世纪,欧洲重要的变化是许多奢侈品成为普通商品,过去欧洲与东方的贸易,由于运输困难、风险较大,所以价格部贵,是只有少数贵族和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修品贸。新航路开后,随着进口量的增长,价格下跌,砂糖、咖啡、茶叶以及各种香料成为大众商品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