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1500年以来,安第斯地区、墨西哥和日本的白银生产影响了东南亚群岛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各种趋势;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如木薯、玉米等,对中非、中国和巴尔干地等各个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产生支配作用。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国际交流推动历史进程
C.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白银流动催生价格革命
2023-06-01更新 | 2319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定中学本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15世纪前欧洲人仅把棉织品用作装饰品、桌布等,从16世纪开始,印度实用、舒适、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源源不断运到欧洲。到17世纪中期,印度莫卧儿帝国生产了占世界1/4的棉纺织出口品,年获利甚至达到数百万两白银。这可以用来佐证(     
A.海路贸易得到蓬勃发展B.印度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C.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D.欧洲产生价格革命的根源
2023-01-05更新 | 1970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5世纪90年代以前,运到欧洲的香料远不能满足欧洲人,但欧洲人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这一习惯持续到17世纪中叶,当另一类新的特殊口味的消费品,如咖啡、茶叶、巧克力等成为广大居民消费对象时,香料不再是人们奢望难求和大量使用的调料了。这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B.提升了欧洲人生活水平
C.颠覆了欧洲的饮食文化D.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美洲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3种外来植物,但1个世纪后,就有了91种外来植物,其中欧洲植物占了当地总植被的一半。1877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带,有153种不同的欧洲植物,50年后,潘帕斯草原上只有1/4的植物是原生植物。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深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美洲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改变D.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6 . 17—18世纪,随着玉米单产和总产的增长,欧洲的小麦价格已经是玉米的两倍。玉米成为意大利中北部人的日常饮食,且常常是穷人的主食。这表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改良B.新航路开辟推动饮食结构变化
C.物种交流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D.物种交流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2022-07-1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启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等。美洲也向世界食品作物库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该现象可说明(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推动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世界传统市场D.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原产于美洲的马铃薯被引入西班牙。马铃薯作为粮食一开始并不为食用燕麦等谷物的欧洲人所接受。最初,欧洲人将马铃薯视作为观赏作物,只欣赏其花朵。17、18世纪,瑞典的约拿斯开始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普及种植这种高产作物,同时法国也开始推广种植,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甚至下达法令强迫农民种植这种作物,不然就“削去农民的鼻子”。马铃薯由此在欧洲得到普遍推广。爱尔兰在17世纪中叶在全岛普及了马铃薯。在爱尔兰,每英亩地可以产出6吨左右的马铃薯,而燕麦等谷物则不到1吨。马铃薯比起其他农作物更易生长,收成明显也高多了,即使其他农作物歉收,马铃薯仍有收成。这对于长期受英格兰压迫的爱尔兰农民来说无疑是福音。1760年爱尔兰人口为150万人,1841年攀升至810万人。

——摘编自潘雨晨《改写爱尔兰命运的七年饥荒:人口剧减,与英国决裂、大量移民美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马铃薯在欧洲得到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铃薯的种植对欧洲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冲突。数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在互相隔绝的状态中。经过几千年时间他们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甚至在形体特征上也产生了差别。这一过程一直扩展到全球,因而至公元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开始遍及全世界。当西方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进行其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也就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被迫移居到新的大陆,各个种族也因之而不再互相隔绝。欧洲人由于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居于领先地位而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世纪,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17世纪,荷兰取代葡牙掌握了东方贸易,将贸易范围扩大到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以至南非。而且,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商品种类增多,印度的纺织品等逐渐取代香料,尤其是胡椒成为欧洲人喜爱的商品。18世纪,欧洲重要的变化是许多奢侈品成为普通商品,过去欧洲与东方的贸易,由于运输困难、风险较大,所以价格部贵,是只有少数贵族和富人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修品贸。新航路开后,随着进口量的增长,价格下跌,砂糖、咖啡、茶叶以及各种香料成为大众商品

——摘编自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1500年前后“全球统一”进程带来的有利影响。
10 . 在墨西哥城繁华的卡德纳斯大道“三文化”广场上,至今屹立一碑,碑文对16世纪初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作如是评说:“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这主要说明
A.人口流动推动文明交融B.全球普遍联系逐渐建立
C.自由移民促进美洲发展D.人口迁移导致“人口置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