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叫法多样。但关于玉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史载记录不一,下表是有关玉米传入我国的史料,根据材料,我们可以认为(     
出处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田艺蘅《留青日札》“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
王象晋《群芳谱》“出西番,旧名番麦”
注:明人眼中的西番(土),不仅指吐蕃,还包括传统西域异族番国
A.玉米可能经西域之地传入B.玉米的原产地具有多元性
C.玉米经海上传入不可相信D.因史载混乱无法得出结论
2 . 哥伦布于1493年第二次远航时,将甘蔗带到了美洲,随后甘蔗在美洲的种植范围得到扩大,欧洲对蔗糖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欧洲殖民者不愿收割、运送甘蔗,而美洲绝大部分原住民已被杀害,于是殖民者找到了一个能补充加勒比地区劳力的办法:贩卖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适应炎热气候的黑人至加勒比地区。这反映了(     
A.物种交流改变族群分布B.商业革命丰富植物种类
C.人口迁徙更新商贸形态D.殖民扩张加速资本流动
2023-11-14更新 | 165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杰里·本特利等在《新全球史》中描述道,1500~1800年,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亚洲国家的人口增长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D.世界范围的物种交换
4 . 下图为1506-1510 年修建的意大利法尔内西纳别墅中的拉斐尔壁画(局部),在壁画周围的垂花饰中有几支玉米苞(棒)。材料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丰富文化元素B.意大利的宗教统治极强
C.画家自由平等的社会理想D.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3-01-15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河北张家口·期末
5 . 15世纪前欧洲人仅把棉织品用作装饰品、桌布等,从16世纪开始,印度实用、舒适、色彩斑斓的棉纺织品源源不断运到欧洲。到17世纪中期,印度莫卧儿帝国生产了占世界1/4的棉纺织出口品,年获利甚至达到数百万两白银。这可以用来佐证(     
A.海路贸易得到蓬勃发展B.印度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C.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D.欧洲产生价格革命的根源
2023-01-05更新 | 1952次组卷 | 25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6 . 中国人口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迅速增加,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渡过饥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土地面积的扩增
C.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D.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7 . 公元1000年之前,马铃薯尚未在南美洲以外地区种植,但1840年代的爱尔兰大饥荒,正是由马铃薯歉收造成。亚洲在16世纪由西班牙殖民统治者引入番薯及玉米,令粮食充足,刺激亚洲人口增长。这些都源于(       
A.西班牙殖民者的扩张B.高产作物促进人口增长
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人口迁移D.机械化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9 . 咖啡进入意大利时被认为是异教徒的邪恶饮品,受到来自教会的抵制。后来人们发现咖啡具有令人清醒的特征,这与教会清醒禁欲精神有某些吻合之处,加之教皇品尝后发现其气味芳香,又能令人从躁动激烈中冷静下来,于是欣然接受并大力推广,将其定性为基督教的饮料。这说明
A.宗教因素阻碍物种的传播B.咖啡传播取决于教皇认可
C.新物种的传播具有曲折性D.物种传播推动了宗教发展
2022-01-23更新 | 564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7世纪,秘鲁所产小麦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到了17世纪末,稻、麦等谷物已经成为北美佛吉尼亚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在1697年谈到:“小麦、稻、玉米、燕麦在此长势良好,收割后,被大量卖到巴巴多斯、里沃德岛、新英格兰等地。”这说明(     
A.市场潜力推动了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B.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美洲得到推广
C.小麦依靠工业革命获得了快速推广
D.美洲的物种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