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 道试题
1 . 下列属于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粟B.玉米C.葡萄D.胡萝卜
2024-06-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地理大发现时代新旧两个大陆的相遇,最积极的后果之一就是美洲粮食作物输入旧世界。这里的作物包括(     
A.小麦、花生B.马铃薯、玉米C.水稻、南瓜D.大麦、甘薯
3 . 新航路的开辟对明朝至清中叶的我国民众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下列情景中,不可能出现于当时我国民众生活中的是(     
A.玉米成为某地民众的重要粮食B.对外贸易结算使用银币
C.人们坐蒸汽机车去外地旅游D.使用西洋药医治头疼病
4 .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下列事件的发生与材料中的这些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新航路开辟B.三角贸易C.工业革命D.鸦片战争
2024-05-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阶段性模拟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

(1)图1所示马铃薯发源地是哪一地区?
(2)根据图1,指出马铃薯在16世纪前后传播范围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结合图1、图2,说明马铃薯传播的影响。
2024-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铃薯又名土豆,原产热带美洲的山地,16世纪传到印度,继而传到中国,现广泛种植于全球温带地区。马铃薯被移植到其他大洲始于(       
A.阿拉伯帝国的扩张B.新航路的开辟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4-05-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试题
7 . 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初称“番麦”“西天麦”“玉蜀黍”等。它的原产地是(     
A.欧洲B.亚洲C.非洲D.美洲
2024-05-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卷
8 . 1500—1800年,欧洲人将麻疹、天花、水痘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据估计,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由此可知,人口锐减与死亡是因为(     
A.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广阔B.原住民内部各族战争此起彼伏
C.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D.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世界联系的加强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卷
9 . 如图是17世纪早期欧洲的书籍的插图,介绍了凤梨、马铃薯和木薯,这些物种在此前,并不为欧洲人所知晓。这可以说明(     

A.欧洲人增加了对美洲的了解B.上述作物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C.欧洲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D.欧洲的出版业水平逐渐提高
2024-05-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欧洲水手探索世界海洋并建立起远洋贸易的航线,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对通往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西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把世界各地区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全球网络建立的唯一结果。粮食作物、牲畜品种、病菌与人类移民也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着全世界的各个社会。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第三版)

(1)根据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一体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航路开辟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