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开展关于“玉米在欧洲的传播”的主题研究时,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某岛)岛民们也用一种小米容易地制成面包,该小米类似于米兰人和安达卢西亚人大量存在的那种。该小米棒比手掌略长,一头略细,约有手臂的上半部那么粗。该谷粒具有豆粒的形状和大小。当它们生长时为白色⋯⋯磨成粉时雪白。这种谷粒叫“玉米”。我的信使也将带给阁下一些他们用以做面包的那些种子。

——参与过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的安格勒利亚,于1494年5月3日致罗马教廷国务大臣的信件

材料二 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注】这幅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圈,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摩恩哈德·福克斯编基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


材料三 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罗维戈的圣巴托罗缪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栽, “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指出材料一、二、三各涉及哪种类别的文献史料,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玉米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2024-03-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清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门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1解释:在意大利罗马郊区法勒斯纳别墅发现,在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画的壁画,周围的垂花饰中,有画家达·乌迪内于1515——1517年画的几支玉米苞(棒)。

材料二:图21542年出版的《植物志》中的玉米植株图

   

2解释:这幅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写生)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图,1542年,被录入在德国植物学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版。福克斯在《植物志》中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

材料三:1582年威尼斯贵族孔塔里尼家的一份“田地播种计划”表明,他们家的佃农已在一块夏季遭涝的田地上种玉米。1584年,玉米出现在威尼斯一个农民死后的农场财产清单中。1588年,玉米成为一个农场主送给修道院礼品的一部分。1601年的一份威尼斯市场交易所的官方文献说,“玉米被最贫穷可怜的人们购买,对于他们来说玉米是一种具有便宜市价赖以维生的资源”。


(1)以上三则材料涉及哪些史料类型?它们对研究玉米在欧洲的传播有哪些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玉米在欧洲传播的特点。
3 . 研究性试题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为了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请根据提示,完成如下探究内容。
探究一 从《共产党宣言》的叙述中概括归纳有关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探究二 为了进一步探究,搜集到下面史料,请说出该史料的类型和史料价值。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记载: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4 . 在翻看史料时发现,16世纪中期,一场西班牙诉案的当事人迭戈(中国人)叙述道:(我和十四五位同乡)被西班牙人卡斯塔涅达从中国宁波带往秘鲁的利马,接着经由陆地到达尼加拉瓜、巴拿马等地,最后回到西班牙。”该叙述可以用来研究(       
A.西班牙司法的公正性B.西班牙殖民者与华人的矛盾冲突
C.中国古代外交的概况D.新航路开辟后人口的世界性流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