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咖啡原产于非洲,15世纪由拜占庭传入意大利,并逐渐在英国上层社会流行。1650年,欧洲第一家咖啡馆在英国牛津大学建立;至 17 世纪末,咖啡馆在伦敦街头大量出现,人们在咖啡馆中讨论各种时事、知识和艺术,因此咖啡馆也被称为“便士大学”。咖啡馆在英国的出现和发展(     
A.得益于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B.源于物种交流促进英国的农业发展
C.表明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社会生活D.折射出经济发展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踏上了美洲的土地,不仅打破了世界各大陆间的隔绝状态,还使得新大陆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橡胶、可可以及烟草等种植作物传入旧大陆。15~16世纪,玉米、马铃薯先后被带入西班牙,并在欧洲传播,最终被引入亚、非诸国,成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土豆每到一个国家都获得一个或几个名称,如:意大利人称其为“地豆”,法国人称其为“地苹果”,美国人称其为“爱尔兰薯”,中国人称其为“洋芊”“土豆”等,马铃薯高产、易储存的特点,使其备受欧洲人推崇,爱尔兰人曾一度主种马铃薯,因此引发了马铃薯晚疫病,导致粮食大危机。

——摘编自马莉《美洲印第安物质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材料二   明清之际,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与推广,不仅改变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种类的构成,还使边际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棉花与玉米、玉米与甘薯的间作以及小麦与玉米、水稻与甘薯的套种模式也在各地获得一定发展。西葫芦、笋瓜、辣椒等也在部分省区渐成蔬中要品、每食必备;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成了农民谋生致富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洲作物在世界传播的原因及其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传播对明清社会的积极影响。
3 . 1550年后,玉米逐渐成为非洲大西洋沿岸的主要作物。非洲酋长和国王们通过集中储存、分配玉米来实现权力的最大化。便于储存和携带的玉米也使得军事扩张和奴隶贸易等更容易深入内陆。这反映出(       
A.物种传入改变人们饮食习惯B.农业发展加剧殖民扩张
C.贸易往来加强了各大洲联系D.物种交流影响历史发展
4 . 有西方学者写道:“在人口密集并极易受到疾病侵袭的中美和安第斯山区,印第安人口数量有代表性地下降了90%”“殖民当局的慈善态度也无济于事。没有一个帝国政府像西班牙在新大陆的殖民当局那样,持久而徒劳地立法保护天花感染者。”这表明(     
A.病毒是印第安人口减少的主因B.西班牙重视保护印第安人健康
C.该学者极力淡化殖民主义罪行D.气候环境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2023-01-04更新 | 1090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一中教育集团南岭爱物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