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航路推动“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咖啡传播与产区分布
6世纪咖啡原产东非,6世纪埃塞俄比亚人最早发现,而最早使用咖啡的是阿拉伯人,他们习惯于食用整颗咖啡豆来提神。
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大规模饮用咖啡,当时是当做酒和药品使用,以解决回教徒的困乏及保护人民的胃、皮肤和各种器官。
9世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徒开始使用烘焙和研磨生豆的方法饮用咖啡,后来人们开始尝试用水来煮咖啡。
14世纪伊斯兰教徒禁止喝酒,咖啡作为酒的替代品不断扩展,最早的咖啡馆出现于土耳其。15世纪前,尽管人们食用或饮用咖啡,但咖啡主要用途还是在医药和宗教上。
15世纪土耳其人发明先把咖啡豆炒香再捣碎加水煮来饮用的喝法,风味改善很多,我们现今咖啡的喝法基本形成。
16世纪末麦加统治者发现讽刺他的诗歌竟是从咖啡馆流出,最先下令禁止咖啡。1511年麦加所有咖啡馆被迫关门,接着,伊斯兰世界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相继宣布咖啡为非法饮品。

——摘编自《咖啡发展史》丛书


提取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突出,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2-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以后,新旧大陆之间的接触与联系使得新的生物物种相互流传,特别是起源于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不仅改变了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生活方式,而且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加。旧大陆的马、牛、羊等动物来到气候适宜、水草丰足的新大陆,其繁殖的数量远远超出了土地能提供的牧养量,地表植被逐渐遭到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殖民者大量种植于美洲的经济作物如烟草、可可、棉花等,导致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破坏。巴西东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在葡萄牙殖民者到达之前,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今天,巴西北里奥格兰德州已经没有原始森林的痕迹了。

——摘编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3 . 蔗糖的历史,既是一部世界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6世纪伊朗萨珊王朝国王将甘蔗引入伊朗种植。阿拉伯帝国堀起后,甘蔗在两河平原广为种植。十字军东征后,甘蔗及其种植、制糖技术传播到西欧地区。1452年,西非海岸外的马德拉岛开始种植甘蔗。

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了北美洲圣多明各,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从而主宰世界蔗糖生产长达一个世纪;当时有句俗话是糖是讲葡萄牙语的。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重新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糖产量的增加导致糖的价格急剧下降,糖得以进入千家万户。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在饮食上,它直接导致了跨越洲际的人口大迁徙,不过这是在贩卖黑奴贸易的强制下发生的。结果,加勒比海地区乃至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随着甘蔗种植园的不断增加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新大陆生产了大量的白糖,白糖又大量流入欧洲市场。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与此相应,工人阶级中开始出现了茶歇,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这正是由茶的特性决定的,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像兴奋剂一样能让人精力充足。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摘编自刘作奎《改变世界的四种植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蔗糖的历史既是一部世界史也是一部社会史。
2023-08-05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假如你乘上“时空穿梭机”,就可以体验不同的历史时刻,见证不同文明的历史变迁。

1.当我国处于下图所示历史时期时,西欧社会正处于(     
A.希腊“古典时代”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即将步入中世纪D.文艺复兴时期
2.古代有个欧洲帝国,国运延续千年之久,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罗马的史料、著作、哲学思想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它是(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
3.亚历山大的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东征和帝国的建立(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4.某老师以情景剧的方式描述了某项制度下的现象:披甲执剑的骑士,深沟高垒的城墙,饮酒高歌的贵族,坐拥地租的领主。该制度是(     
A.雅典城邦政治B.西周封邦建国C.西欧封建制度D.近代君主专制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儒家学说成正统B.中央集权制建立C.宗法式家族制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
6.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卡德纳斯改革
7.“花刺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繁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A.“公历”的由来B.阿拉伯数字C.巴格达的“智慧官”D.计算机网络
8.2019年4月15日,法国          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9.公元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和好关系。此时间还可以表述为公元(     
A.10世纪初期B.10世纪末期C.11世纪初期D.11世纪末期
10.欧洲航海家首次发现新大陆的航行,出发地是下图中的____

11.有学者将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动植物、文化、疾病等的交流称为“哥伦布大交换”。下列食品中的主要原料源自美洲玛雅人贡献的是(     
A.炸鸡排B.汉堡包C.奶酪饼D.炸薯条

材料   麦哲伦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领265名船员开始远航。1522年,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这无疑是一次划时代的壮举,它的意义甚至可以和人类离开地球登上月球相比。

——摘编自《大国崛起》

1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观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2024-02-22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巧克力的历史

材料: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的种植和食用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历史悠久,阿兹特克帝国时期巧克力是皇室贵族等精英阶层能够享用的饮品。1544年,多米尼加的修道士带着玛雅贵族代表团谒见西班牙王子,在他们的礼品清单中有几罐碾碎的巧克力。17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宫廷接纳了巧克力,巧克力饮品逐渐在欧洲中上层社会流行起来。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驱动下,可可豆生产由墨西哥的野生树林转移到大面积的种植园。可可树在委内瑞拉、中美洲栽种,然后移植到菲律宾、印尼、巴西,最后移植到非洲。

17世纪欧洲巧克力的制作技术与中美洲被殖民前使用的技术无明显差异。1776年多雷在法国发明了用于研磨巧克力和制作巧克力糊的水力驱动机,1828年荷兰的化学家梵·豪登发明了去脂、碱化的加工方法,推动了廉价粉状和固体巧克力的生产。20世纪初,美国人米尔顿·好时将生产机器和传送带无缝对接,形成了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固体巧克力逐渐成为普通阶层可以享用的食物。

——摘编自索菲·D·科等著《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

阅读材料,概括巧克力发展史上的重要变化,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简要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6 . 一粒蔗糖里的世界史
某食品集团为了给旗下糖类产品设计宣传文案,特地邀请相关历史团队梳理了蔗糖的历史发展,意图展现糖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文化关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糖的旅程:从印度到加勒比

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①征服时期,当军队攻入印度北部时,在那里发现了一种“不是由蜜蜂制造的固体蜜”,自此极少量的印度蔗糖被商队带到欧洲。10世纪,除印度和中国,两个最大产糖区分别位于两河流域和尼罗河峡谷。有人说,这是蔗糖紧跟着《古兰经》的脚步开始扩散的结果。

15世纪末,甘蔗种植之旅继续西进,②先后开辟了到印度和巴西的海上航路,控制了蔗糖的传播。从16世纪起,大西洋诸岛上,殖民者强迫非洲奴隶加速蔗糖生产。17世纪,荷兰人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以其为中介,甘蔗被移植到英属、法属加勒比海诸岛。

——摘自中国国家历史《一粒蔗糖里的世界史》

(1)材料中①应指的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波斯帝国
C.贵霜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2)材料中②所指的重要传播者当是(     
A.葡萄牙B.英国C.西班牙D.意大利

◆糖的嬗变:从稀有品到必需品
(3)16世纪以后,各种各样新食品引进欧洲,引发了欧洲的生活革命。将下列世界性商品与其解说词对应。
①茶叶A.原产于非洲的一种“提神醒脑”的植物饮料,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
②蔗糖B.由殖民者从印度引入,依靠黑奴在中南美洲大量种植,是三角贸易中重要的商品。
③玉米C.西班牙从美洲将其带回欧洲,16世纪起在南欧广泛种植.
④咖啡D.《马可波罗行纪》对这种生活必需品有过重点记载,去东方寻找“它”被认为新航路开辟的起因之一
⑤香料E.荷兰人将其从中国运往欧洲,是欧洲与中国贸易的重要商品

材料二:新大陆生产了大量的白糖流入欧洲。白糖配着咖啡、红茶,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与此相应,从事砂糖贸易的商人大都住在英国,因富有逐渐成为上流阶层,他们当时几乎把持了英国的政治。工人阶级中也开始出现茶歇,工作间歇喝上一杯加糖红茶,补充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以省出更多时间从事生产。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

——摘编自刘作奎《改变世界的四种植物》

(4)对英国工人阶级“喝上加糖红茶的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理解正确的是(双选)(     
A.英国工人阶级生产效率得到保障B.英国工人阶级膳食结构更趋均衡
C.英国工人阶级推动社会生活风尚D.英国工人阶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糖的推力:从分散到整体

材料三:梵文专家季羡林曾注意到敦煌文书里有一个词叫“煞割令”,就是蔗糖。而这个词应该来自梵文Sarkara和巴利文Saekkhara。世界上蔗糖这个词,英文sugar,法文sucre,德文Zucker,显然都来源自这一名称。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甜菜机器制糖业快速发展,甘蔗糖业日渐萎缩,由中国主导的东亚糖业旧格局逐渐瓦解。仅1929年,进口洋糖(以甜菜为原料)高达89万吨,价值银元1.5787亿,超过了中国所有民族工业的产值。

——葛兆光《一种食品、一场战争、一部文献和一幅地图》

(5)综合所有材料,你能从“蔗糖”的发展轨迹中看到哪些人类历史的重大主题。
2023-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用挑战与应战揭示文明的起源、发展与衰落。有学者认为,这种挑战与应战的理论也可用于观察近现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提出在近现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大致出现了四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此处选取了前三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时间

二战前

二战后

15世纪-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80年代

20世纪80-90年代

挑战者

西方

西方

经济全球化

应战者

西方

东方

西方、东方

挑战方式

战争

经济

军事、经济

经济、民主

经济

应战方式

战争

经济

革命

全面的民族国家构建

区域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摘编自董世举《东、西方民族主义发生的差异——兼论民族主义发展中的挑战与应战模式》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种挑战与应战的局面,围绕近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合理)
2023-04-26更新 | 537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热身考历史试题
8 . 植物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一—(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河南、山东等地爆发饥荒。陈振龙的六世孙陈世元拖家带口从福建北上,将陈家拿手的番薯种植技术传到北方,饥荒危机得以缓解。因“教种有效”,陈世元被清廷授予举人头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种植、推广农作物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

—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

材料三   18世纪,许多欧洲大国开始大规模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并逐渐形成全球植物流动网络。欧洲的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由此可以影响国家实力。英国皇家植物园尤其注重对外来高价值植物的收藏,该植物园栽培的物种由1769年的60种增加到1813年的11000种。1760至1808年,西班牙国王共派出了57支探险队去调查殖民地的植物群。18世纪末,这些欧洲国家以海外殖民地为主要基地,在全球建立了约1600座不同类型的植物园。有学者指出:“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对植物种质进行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核心与全球边缘之间历史关系的持久特征之一。”

一摘编自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番薯在中国种植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植物引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国家植物引种的看法。
2023-07-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欧城市发展】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逐渐安定下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农业、采矿业、渔业等产量的提高,都相应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城市作为地方贸易和行政中心,开始慢慢地出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是这样的典型……当市民们获得权力和财政资源时,他们通常能说服国王颁发皇家特许状,准许他们在一个单独的市镇内联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欧各区域和部分国家万人以上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表(%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西北欧

6.6

7.2

8.2

10.9

13.1

13.6

14.9

中欧

3.7

4.0

5.0

6.0

7.1

7.5

7.1

地中海区

9.5

11.4

13.7

12.5

11.7

11.8

12.9

英格兰和威尔士

3.1

3.5

5.8

8.8

13.3

16.7

20.3

低地国家

18.5

19.5

21.5

26.1

28.6

24.7

23.0

意大利

12.4

12.8

14.7

14.0

13.4

14.2

14.4

注:低地国家包括今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北部地区

——摘编自王渊明《近代早期西欧城市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1500-1800年城市人口的主要变化及原因。
2023-05-21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疾病、贸易及交通改变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到达美洲,随船而来的还有第一批传教士。此后,大批传教士接踵而至。印第安人频繁地参加传教士举行的各种集体宗教活动,携带病毒的传教士在教堂、修道院和印第安村落之间来回奔波,成为引入和传播天花的导火线。天花“毒性之大使得任何感染此病的人(大部分是印第安人)活不到三天以上”。西班牙人乘机占有土地,并将占有的土地辟为大庄园。庄园由皇家官员和庄园主经营,印第安人沦为债务奴隶,生活变得更不安定。……公元8世纪,天花就已经随伊斯兰征服者传播到非洲,贩奴船往来不断,天花又从西非“出口”到了美洲。

——摘编自刘去非《1617世纪西葡殖民时期美洲天花大流行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更紧密地连为一体。到了19世纪末,一批新兴工业国家崛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尽管仍为世界第一,但所占份额却从1860年的20%降至19%,1913年更是跌到了13.1%。……在世界贸易所占份额中,美国为12%,德国为13%,法国为9%。由于技术的突破及资本的扩张,发达西方国家成了世界的“城市”,它们输出工业品、技术和资金;亚、非、拉美广大殖民地附属国成了世界的“农村”,主要输出农产品和原料这些“初级产品”。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天花在美洲大量传播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垄断时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表现,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时期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内容。
2022-07-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