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 道试题
1 . 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大量的中国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帆船运往南美以及欧洲市场,同时,产自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这表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A.导致印度洋贸易日益衰落B.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
C.为欧洲工业革命准备条件D.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2024-04-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依据如图,我们不能推导出来的历史结论是(     

A.“马尼拉帆船贸易”日渐兴盛B.该贸易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该贸易使非洲损失大量劳动力D.贩卖黑奴给美洲带来廉价的劳动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的市场上,出现了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商品。比如产自美洲新大陆的烟草和可可,还有中国出口的茶叶等。在传统商路时代,每年运输到欧洲的胡椒总数量大概维持在2100吨左右,而在新航路开辟以后,每年光足运到里斯本的就达到了7000吨。新航路的开辟大大影响了欧洲市场的成交量。新航路开辟以后,传统的商路逐渐没落并被新航路取代。老牌的商业城市逐渐走向没落,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等城市,它们被里斯本、伦敦等新兴城市所取代。在这些新兴城市中,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独树一帜,成为16世纪的世界贸易中心,经济实力十分强盛。除此以外,在商业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经济机构、例如证券交易所、股份公司等等,这些机构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摘编自王志朋《西方“商业革命”潮流下中国封建王朝发展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贸易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2024-04-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另外,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当时西欧部分穷困潦倒的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有冒险精神的人从《马可·波罗行纪》了解到中国富甲天下、金银遍地,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欧洲长期从亚洲进口丝绸、瓷器等奢侈品和香料等生活必需品。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也成为激励他们出海远航的一个动因。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克罗斯比认为:“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改变,最重大的一项,乃是属于生物式的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使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进行了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摘引自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两例,并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
5 . 1572年,三艘满载精美商品的中国帆船到达后,商品中的丝绸、瓷器被西班牙商人抢购一空,中国商人则带走了能带走的每一枚西班牙银元。上述情景应该发生于(     
A.墨西哥B.菲律宾C.印度D.西班牙
2024-04-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17世纪荷兰画家库普的作品《东印度公司之资深贸易商》,画面中远处的大商船非常引人注目。这主要反映了当时荷兰(     

A.宗教改革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B.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美术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D.海外贸易发展丰富了艺术题材
2024-04-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著名的“马尼拉大帆船”,它航行的贸易线路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下列关于其论述正确的是(      )

A.装载的货物以中国生丝与瓷器等为主B.该航线是罪恶的黑奴贸易的组成部分
C.葡萄牙殖民者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D.马尼拉成为大西洋沿岸国际贸易枢纽
2024-04-12更新 | 36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海路的开辟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增强,三大贸易区成齐头并进态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三角贸易和直接贸易渠道。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发展,英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棉纺织业、玻璃制造业、丝织业、肥皂业等新的工业部门也建立并发展起来。……法国的工业生产也因大西洋贸易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而得到政府的扶持,1787年法国出口的工业品占到了出口总额的34.2%。

——摘编自于民《16—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与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材料二   ……1548年明朝政府拒绝了日本使者进行贸易的请求。日本商人只有退而求其次,绕道东南亚。与此时把持东南亚贸易的葡萄牙商人进行贸易以获得来自中国的生丝。同时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由于澳门背靠中国大陆,所以获得中国的生丝和丝制品十分容易。而葡萄牙人正是靠着向马六甲、印度果阿和日本出售生丝,赚取白银,成为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葡萄牙人在中国和日本之间来回奔波就是想获得日本的白银,几乎每年都能获得60万两左右的白银。

——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上半叶欧洲殖民者与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材料三   据统计,16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14万余吨)。据研究,其中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流向了西欧诸国,其中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重要地位。

(1)指出材料一中16—18世纪大西洋贸易的形式,并简析其对欧洲、非洲和世界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葡萄牙、澳门与日本三方进行三角贸易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当时的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观察下表,从更为宽阔的历史视野来看,明朝太仓银库岁入激增的原因是(  )
明朝太仓银库岁入表(部分)
年代岁入银(两)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2200000(+)
隆庆元年(1567年)2014200(+)
隆庆三年(1569年)2300000(+)
隆庆五年(1571年)3100000(+)
万历五年(1577年)4359400(+)
A.郑和下西洋B.开征“金花银”
C.沿海倭患平定D.“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2024-04-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为了保护本国的手工业,西班牙政府在1593年下令:每年只允许2艘大帆船从墨西哥前往菲律宾贸易,另外从菲律宾输入墨西哥货物的价值每船不得超过25万披索,但西属美洲和菲律宾的官员与商人对此政策阳奉阴违,导致这一政策未被严格执行。由此可推断(     
A.太平洋贸易获益巨大B.西班牙主导大西洋贸易
C.菲律宾手工业较发达D.亚洲古老帝国受到冲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