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00年以前,香料是欧洲大陆绝对的奢侈品。而到了17世纪中期,香料已逐渐成为欧洲普通大众消费得起的商品。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全球贸易壁垒的逐渐消除B.全球联系的不断拓展
C.欧洲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D.欧洲农业技术的发展
2 . 1637年,在美洲西班牙人统治区的墨西哥城、普埃布拉和安特奎拉,有超过14000名工人从事丝织业,他们用中国的生丝作原料,并对中国的生丝产生了依赖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欧洲价格革命的开展B.中国丝织业的发展
C.西属美洲的族群融合D.太平洋贸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6世纪时由于葡萄牙故意压低胡椒供应量,致使西欧市场上的胡椒价格上涨迅速,但维持不长时间之后价格便大幅度回落,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英、荷大量参与亚洲贸易B.美洲胡椒生产量增多
C.咖啡和茶叶成为贸易新品D.各国政府的价格管制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西欧……除了地中海的商业以外,又开辟了大西洋和北部各海域的商业;并预示了大贸易路线的新方向,这种方向将在近代时期十分明白地表现出来”。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       
A.西欧海上探险活动兴起的原因B.欧洲商路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西欧价格革命影响了商业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世纪以前,虽然中国丝绸早已远销西欧,但西欧人消费中国丝绸的数量十分有限。16世纪以后,西欧人购买中国丝绸、陶瓷的数量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新航路开辟(     
A.开拓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B.促成了太平洋贸易的活跃
C.导致中国对欧洲贸易入超D.改变了欧洲人的价值观念
6 . 奴隶贸易使非洲部落不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殖民者,而使人们陷入分裂和孤立。18世纪80年代到过西非的瑞典旅行家瓦德施特勒姆说:“奴隶贸易是造成黑人之间内战的原因。“这表明,奴隶贸易(     
A.根源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壮举B.促进了欧非两地的直接经贸往来
C.削弱了非洲抵抗殖民侵略的力量D.引发欧洲殖民者瓜分非洲的狂潮
2023-06-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