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跟随商品和人口流动的轨迹,看见世界从孤立走向融合。

材料一   17世纪初,中国瓷器初抵欧洲北部的时候,价格高到大部分人都买不起。但1631年笛卡尔惊叹,阿姆斯特丹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十年后,走访阿姆斯特丹的英格兰人说:“不管是哪种地位的人家,家里都有很多中国瓷器”“不计其数的店铺群和在那城市前方往来不断的船只,放眼现今全世界,阿姆斯特丹无疑是最繁忙的地方,这城里的人无疑最热衷于经商者”。

荷兰人格劳秀斯认为:“土地、河流以及属于一个国家的海洋的任何部分都应该向那些有合法理由需要行使通过权的人们开放”。

——摘编自卜正民《维米尔的帽子》等

材料二   1990年至2005年期间,世界迁移者从1.55亿增加到1.91亿,增长率从19901995年的1.4%增加到20002004年的1.9%。2005年,全世界1.91亿迁移人口中,1.15亿迁往发达国家,7500万迁往发展中国家;约1/3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迁移,1/3是从发展中国家迁到发达国家。以此可知“南南”迁移者与“南北”迁移者大致一样多。但总体上看,向高收入国家迁移的人数增长大于向低收入国家迁移人数的增长,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王希恩《当代族际人口流迁与民族过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经济的角度分析17世纪初阿姆斯特丹“货物无奇不有”的原因,写出此时除荷兰外经营中国瓷器的主要西欧国家。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90至2005年间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热身卷(山西卷)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当欧洲开始扩张时,各国彼此心照不宣地采用了一种便利的原则,即基督教国家有权把野蛮人和异教徒的土地占为己有而无须顾及有关的诸土著民族”。这可用于说明(     
A.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C.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D.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2024-06-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三重教育高三下学期考前巩固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在重商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后期,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榈油(机械润滑剂的主要原料)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奴隶。”该历史叙述有助于研究(     
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B.非洲劳力大量流失的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D.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4 . 1685年英国只有不超过15家的合股公司,它们的股票掌握在大约1000人手中,主要来自伦敦城的社会上层。然而到1695年,至少有150家公司主要包括外贸公司,还有一系列从事制造业、采矿业的企业的股票在市场上公开交易。这一变化(     
A.迎合了工业资产阶级意愿B.反映出外贸业得到政府重视
C.有利于资本的积聚与扩大D.体现出自由主义的社会功效
2024-05-06更新 | 3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世纪之前,利物浦只是一个小渔村。1688年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进入持续发展时期,各地的商品、原料源源不断流入利物浦。18世纪末,利物浦人口增长了几十倍,在以利物浦为中心半径200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全国大约60%的重工业。这一区域也成为英国大中城市最集中的地区。利物浦的发展变化反映出(       
A.英国成为黑奴贸易的最大获利国B.利物浦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
C.西欧实行重商主义政策成果丰硕D.殖民贸易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6 . “毛里求斯”名称的变化

时间

所属

名称变化

1505年

葡萄牙

以航海家马斯克林名字命名为“马斯克林”群岛

1598年

荷兰

以荷兰国王“莫里茨”名字更名Mauritius“毛里求斯”

1715年

法国

更名为“法兰西”岛

1814年

英国

被重新命名为“毛里求斯”,于1968年宣告独立。

表中的史实可以反映出(       
A.英国率先成为海上霸主B.世界地理认知不断更新
C.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D.早期殖民扩张竞争激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部分史料中关于唐朝时期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的记载。

史料一

贞观初,唐太宗指出:“自隋季道消,天下沦丧,衣冠之族,疆场之人,或寄命诸戎,或见拘寇手。”。

史料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突厥颉利部抄掠汾(治今山西汾阳市)、潞(治今山西长治市)二州,“取男女五千”。同年,唐朝从高丽索回隋军战俘1万余人,还有大量的战俘因已定居高丽而未返回。

史料三

开元后,唐军制发生变化,如幽州北榆关(今河北抚宁区东)的戍兵,便“常自耕食,惟衣絮岁给幽州,久之皆有田宅,养子孙,以坚守为己利”。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

材料二   拉丁美洲曾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移入地之一,也是近代人口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可谓是典型的“种族大熔炉”。15世纪末以来,拉丁美洲出现过四波大规模的国际移民潮。第一波国际移民潮在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的殖民扩张时期,移民主体为欧洲大陆的白种人;第二波国际移民潮在16—19世纪初的奴隶贸易时期,移民主体为非洲黑人;第三波国际移民潮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的“大移民”时期,移民主体为南欧的自由移民和少部分亚洲移民;第四波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向外移民时期,出现了“重返欧洲”或“重返亚洲”等“回流”现象。

——摘编自杜娟《拉美外来移民史研究的重要性、方法和路径——兼论亚裔移民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时期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迁移的主要类型及其相似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拉丁美洲前三波大规模国际移民潮出现的国际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外历史上大规模移民的文化影响。
9 .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较快成为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先进发达富裕的地区,拥有海外殖民地最多最大的宗主国地区。南欧地区则慢慢落后于西欧地区。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有力促进了大西洋贸易的繁荣B.推动欧洲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C.便利了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D.为西方超越东方打下坚实基础
2023-06-01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