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年)在《论绘画》中写道:“我不知道完美的绘画作品在镜子里看起来是如何优秀;但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每一个缺点在镜子里看起来格外明显。因此,取自自然中的作品应该根据镜子的建议加以修正。”这表明,当时
A.艺术创作注重展现内心世界B.现实主义画派渐趋成熟
C.绘画技法追求光和色的结合D.理性意识影响艺术发展
2022-02-28更新 | 3875次组卷 | 23卷引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外国
1415世纪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2-08-19更新 | 2130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这说明(     
A.文艺复兴理念得到各阶层认可B.先进文化的兴起取决于城市发展
C.意大利的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508年,意大利工匠发明的玻璃镜子风靡欧洲。相比之前的铜镜,玻璃镜子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这反映了(     
A.禁欲观念的消亡B.商品经济的发达C.人文主义的盛行D.工业革命的扩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从14世纪开始,欧洲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推崇自然主义,追求自然美。他们当中有人提出做“自然的儿子”,不做“自然的孙子”,有的甚至要求“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这反映出当时(     
A.宗教逐渐淡出民众生活B.科学革命已经发生
C.理性科学化的思维方式D.人文思想得到传播
6 . 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òu)”。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2019-10-05更新 | 530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高级中学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世纪,艺术家多纳泰罗创作了青铜雕像《大卫》。大卫原本是圣经中的英雄,却被多纳泰罗塑造成了一个可爱的牧童形象:他右手握剑,脚踩敌人头颅,体态几乎完全是古希腊风格,显得自然放松。然而他的表情却表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目光并未对准敌人的头颅,而是对准了自己的身体。这反映出
A.人们思想解放的必要性B.复古减少了艺术创作的阻力
C.艺术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人们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14—17世纪,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场划时代的近代早期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神权、反封建的要求。据此可知,这场运动是(     
A.科学革命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   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