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一名高二的学生在学习某知识点时,自主设计了下图表格。这一知识点属于
时间14—17世纪
地点意大利
旗帜人文主义
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2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为近代某一运动在各个层面产生的影响。该运动是(     

影响
社会层面推动人们反思社会的不平等。
经济层面宣传了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现世生活,有利于振兴经济。
政治层面有利于启发民智,反对权威。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近代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性主张。可见,这两次运动都(     
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憎恶基督教灭绝人性的唯灵主义理想,大力倡导享受人间快乐,
但并不敢公然地触犯教会和教皇权威
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思想家维护基督教的纯正信仰和道德,而反对罗马教会和教皇权威
A.主张世俗权利,要求政治改革B.重新审视人性,冲破传统束缚
C.尊重神学理论,维护宗教权威D.强调独立思考,倡导自主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法国斯特拉斯堡各类印刷出版物所占百分比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主要表明(     

宗教书籍

古典书籍(哲学、文学、艺术等)

其他(占星术、几何、代数等)

15世纪末

60%

10%

30%

16世纪初

27%

33%

40%

A.欧洲宗教意识日趋淡薄B.古典作品受到广泛关注
C.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扩大D.法国成为欧洲文化中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14—18世纪中外文化发展简表

时间中国外国
14—16世纪王实甫创作《西厢记》,表现青年男女反叛传统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心声。 
王祯编撰《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
彼特拉克撰写抒情诗集《歌集》,直言不讳地抨击教会,被视为“人文主义之父”。
哥白尼完成《天体运行论》,系统介绍“太阳中心说”。
17—18世纪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
黄宗羲著有《明夷待访录》,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曹雪芹的《红楼梦》将古典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乾隆后期,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哈姆雷特》精心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形象。
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
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对封建社会制度、道德、宗教等展开无情批判。

——据陈文海、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8 . 近代化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和西方不同的道路,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1)请将表中的①②③④⑥填写完整。


(2)根据上表,指出中国近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和西方国家有何不同?中国近代化遭受严重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学会表述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要求。①图中的世界潮流指什么?②用最简短的一句话评价图中的历史人物。③“甲午战争”《辛丑条约》采用的是哪种纪年方法?

(4)写出下列各阶层重大探索活动的名称:
①地主阶级: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资产阶级革命派:        ;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⑤中国共产党:        
2019-08-2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