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在《论俗语》中指出:拉丁语(官方宫廷用语)是“矫揉造作的”,而俗语简单易懂,反而是“较高贵的语言”,用俗语取代拉丁文能够表达民间的声音。俗语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把文学的表现权利第一次交还给了人民大众。在宗教改革中,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更注重用大众化、民族化的语言,所以他用德语翻译了《圣经》。随着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各国语言版的《圣经》不断出现。法语中的“启蒙”含有“光明”“智慧”之意,18世纪成了法语的时代,欧洲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的达官贵人都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法语成为18世纪后民主运动、思想解放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胡斌《语言的力量——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的另一种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语言和思想解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初,意大利教育学家弗吉里奥在阐释他的教育思想时说,教育应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军事教育和休闲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全面认识和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欲望、张扬人的个性、训练人的身体和灵魂于完美。据此可知,弗吉里奥(     
A.追求人的解放B.反抗宗教压迫C.推崇古典教育D.传播启蒙思想
3 . 中世纪的美学家认为,美的根源在上帝那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则大多认为美与绘画和谐、比例等事物的属性有关,如达·芬奇利用光学、解剖学等知识,对线条、比例等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实践。这一变化表明(     
A.人们科学理性精神的增强B.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兴起
C.人文精神遭到了严重挑战D.天主教会的统治被摧毁
4 . 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运动,它激发了方方面面的新发现,并让人类最终发现了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文艺复兴形塑了一种新思维方式,使欧洲文明脱颖而出、一骑绝尘,领先于所有其他文明。上述材料意在强调文艺复兴(     
A.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质疑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解放了人们思想
D.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拜占庭在实用科学如建筑、美术等方面成就突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教堂采用了拜占庭式的穹顶。正当文艺复兴兴起时,拜占庭则出现了与人文主义近似的倾向,即所谓“拜占庭文艺复兴”。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思想解放植根于东欧文化B.东正教文明区域扩展
C.文化的同源异流特征明显D.东西欧文化遥相呼应
2023-02-19更新 | 1756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中世纪,对自然界进行过多研究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而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然自然界是上帝的作品,那研究自然界同样可以达到赞美上帝的目的。它使学者们从“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烦琐争论转向了对自然界的实际探索。这一转向(     
A.提高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地位B.助推了科学革命的兴起
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511年,伊拉斯谟出版《愚人颂》,成为欧洲各国的畅销书。“愚人”是中世纪寓意文学中的一个人格化、形象化的概念,作者借“愚夫人”之口嘲笑当时的僧侣、神学家、君主和贵族。《愚人颂》的问世
A.为德国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B.引发了一场反对封建秩序的革命
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D.重塑了古希腊文化的理想和精神
2021-04-23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