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末,不管是富裕农民还是教士、贵族,都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他们主动要求进入大学、文法学校等机构接受教育。英国的教育在教会人员的保护和垄断下得到保存与延续,并且教会和修道院中收藏着大量完好无损的古典文献。15世纪末,金属活字印刷术传入英国,大量古典文献得以传播。乔叟游学过意大利,把意大利的十四行诗带到英国,其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被认为是英国第一部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作品。

——摘编自杨东《浅析14—17世纪英国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深入社会,细心观察,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无情抨击,提出了理想社会的蓝图,为之进行不息的斗争。他们以人民自居,以宣传群众、启迪民智为己任,为使群众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思想,他们除了出版专门的学术、理论著作外,还出版了普及性的通俗读物,还运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艺作品让更多的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因此,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例如伏尔泰,不仅有哲学著作,还发表了大量的史学著作、文艺小说、戏剧和诗歌,堪称启蒙运动的导师和领袖。这些思想家,常常冒着上断头台、坐牢和流放的危险,为追求正义、向往光明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智慧。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们认为,应该全面地引进西方文化,尤其应该引进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价值观,用以取代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伦理觉悟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所谓伦理觉悟,最根本的是确立个人独立平等的人格和进取精神,努力用个人主义取代家庭本位,确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文化和社会。个人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崇尚个性,尊重个人自由。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不是以现实中的个体人为中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家庭本位倾向,侧重于共性对个性的规范和制约,使个体失去其主体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者还号召国人负起民族、社会、历史的责任,摆脱民族和国别的局限性,用世界眼光观察一切,绝不能以“国情”为借口拒绝学习世界其他文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行动上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文化运动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2024-01-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实质上却是创立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其精神内核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人文主义D.空想社会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与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中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思想冲突源于(     
A.文化水平的差异B.阶级利益的对立
C.宗教信仰的不同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文艺复兴运动发端于意大利的原因是很多的,如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其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保留了大量希腊罗马文化B.意大利地处地中海优越位置
C.意大利拥有优秀的文学和艺术家D.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